人民網
人民網

清廉進行時——

武漢市中心醫院:“全鏈條”管理織密醫院發展“護廉網”

2024年10月19日08:14 |
小字號

醫用耗材和藥品是廉政風險的“高危地帶”,也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2024年,武漢市中心醫院圍繞“政治生態好、廉潔狀況好、醫德醫風好、群眾評價好、發展勢頭好”的清廉醫院建設目標,創新啟動“全鏈條治理、調結構、促發展”專項活動,重點加強醫用耗材和藥品全流程管理,聚焦採購、使用、監管、考核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做到把好源頭准入“總開關”,打好合理使用“組合拳”,掌好監測考核“方向盤”,筑牢廉潔風險“防火牆”,織密醫院發展“護廉網”。

全鏈條治理、調接頭、促發展工作推進會現場

全鏈條治理、調結構、促發展工作推進會現場

通過“全面覆蓋、專業管控、深挖細分、動態評估”的策略,實現藥耗管理的精細化閉環控制,覆蓋整個業務流程和耗材生命周期,不僅有效減輕了醫療成本和患者經濟負擔,還成為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力。

“全面覆蓋”是前提。“全鏈條治理”策略旨在實現醫用耗材採購與使用全環節的全面監督管理,構建一個無縫的耗材管理閉環系統。一是強化全面組織保障,通過成立一個由書記和院長領銜、各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領導小組來加強實施。二是強化全環節覆蓋,以採購和使用為核心,確保監管的全面性、無漏洞、無盲區。三是強化全員全域參與,通過制定“問題清單”“工作清單”和“責任清單”,並在全院推行常態化和持續性的自我檢查與自我糾正機制,在藥耗管理上實現精准、高效和全面控制。

“專業管控”增效能。“專業管控”在全鏈條治理中扮演關鍵角色,醫院精心構建了基於分類分層管理和專家參與的綜合監管體系,確保各項治理措施精准高效。一是將醫用耗材按專業分為外科、介入、護理和通用四大類,並對原耗材管理專業委員會人員按專業進行分組,使耗材管理更加精准。二是通過建立設備科、監察科、招採辦、臨床科室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等在內的多部門聯合集中調研和議價工作機制,讓專業人士充分參與其中,提升耗材管理專業性。

“深挖細分”是關鍵。醫院深化對耗材定價與使用模式的洞察,為全鏈條治理明確工作方向。一是通過深度分析臨床科室藥耗使用狀況,評估和指導其必要性及合理性,這種分析不僅橫跨不同醫生,也縱向覆蓋到不同病種,旨在識別出超出標准成本的病種、醫生和耗材,同時運用大數據技術識別出行業標杆。二是通過全面深入的集中調研、比價策略和“二次議價”機制,進一步降低耗材的使用成本。三是針對手術耗材的使用深入到臨床路徑的每一環節,精確制定重點病種手術耗材的應用路徑,並根據“一品三規”原則,合理決定耗材的種類和數量,做到醫療質量和成本控制“兩手抓”。

“動態評估”建機制。開展“動態評估”目的在於建立一個數據驅動和協同共管的高效機制。一是促進跨部門的協同動態管控,確保重要數據能夠及時反饋給關鍵職能部門,從而加強跨部門合作。二是採用靈活的管理策略,對藥品、耗材、物價“三大目錄”進行動態調整,建立了耗材的准入和退出機制,以優化收入結構和持續降低採購成本。三是動態優化考核指標,並動態跟蹤分析,確保各臨床科室根據藥耗佔比年初預設目標進行自我監控和自主管理,傳導壓力、建立共識,並致力於持續優化改進。

自2024年開展“全鏈條治理、調結構、促發展”專項活動以來,醫院耗佔比進一步降低,與2023年上半年相比,2024年上半年衛生材料收入佔醫療收入比重下降0.54%,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用下降1.26元,門診、住院患者次均費用分別下降8.88%、8.14%,在降低醫院運行成本的同時,有效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呈現“雙贏”局面。(文/圖 羅陽峰、陳林)

(責編:周倩文、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武漢市四十余家醫療單位組團攬才 學科帶頭人最高可獲百萬補貼
  湖北省醫藥衛生行業人才巡回招聘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健康武漢,職等你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