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為完善全球人權治理注入中國力量

本報記者 劉仲華
2024年10月25日08: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為期一個多月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五十七屆會議近日在瑞士日內瓦閉幕。會議期間,中國代表團通過國家發言、共同發言、主提決議等多種形式,全面宣介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講述中國人權發展理念和成就經驗,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完善全球人權治理注入中國力量,以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推動國際人權事業健康發展。

  以人民為中心,走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的不懈追求。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得到人民擁護、順應時代潮流的人權發展道路。

  9月11日,會議根據中國等80國提出的決議授權舉行“消除不平等背景下促進和保護經社文權利”專題會議,中國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五十七屆會議代表團團長、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作主旨發言,分享中國經驗理念。他強調,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了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將有效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穩步提升人權保障水平。據此,中國將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分層分類幫扶制度,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縮小不平等﹔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保護特殊群體權益。

  陳旭表示,中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治國理政重要工作。中國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增進全體人民福祉,加強人權執法司法保障。

  9月18日,中國代表發言宣介中國人權發展成就,指出中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人權法治保障,推動人民享有更廣泛、充實、全面的民主權利﹔不斷提高就業、教育、社保等水平,改善生活環境質量。當前中國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將持續以現代化建設成果提升人權保障水平。

  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堅決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

  中國主張尊重各國自主選擇人權發展道路,反對打著人權幌子干涉別國內政、遏制別國發展。面對無端攻擊和不實指責,中國代表團在會議上堅決反擊、激濁揚清。

  9月24日,針對美國等一小撮國家在會議上發言攻擊抹黑中國人權狀況,100多個國家以共同發言、單獨發言等不同方式,支持中方正義立場,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

  古巴代表包括中國在內的近80國作共同發言,強調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干涉主權國家內政是國際關系基本准則。新疆、香港、西藏事務是中國內政,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和雙重標准,反對以人權為借口干涉別國內政。各方應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遵循普遍性、公正性、客觀性和非選擇性等原則,尊重各國人民根據國情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

  烏干達代表不結盟運動、委內瑞拉代表“捍衛聯合國憲章之友小組”、岡比亞代表非洲組等發言支持中國立場,指出各方應客觀看待別國人權狀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就人權問題開展對話與合作,避免採取選擇性和雙重標准做法,共同抵制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的錯誤行徑。

  陳旭代表“對話合作促人權之友小組”作共同發言,指出當前人權理事會政治化和極化氛圍加劇。人權理事會不是對抗施壓的場所,應為各國通過對話交流積累信任、推進合作發揮應有作用。

  10月2日,中國代表發言呼吁切實保障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權益,強調國際社會應切實執行聯合國大會和人權理事會關於保護巴勒斯坦人民權利的決議及國際法院有關咨詢意見,並在聯合國主導和組織下,盡快召開更大規模、更具權威、更有實效的國際和平會議,制定落實“兩國方案”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推動巴勒斯坦問題全面、公正、持久解決。

  中國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五十七屆會議代表團副團長李笑梅在同該理事會單邊強制措施問題特別報告員互動對話時,敦促美國等西方國家立即取消對華非法單邊制裁。李笑梅表示,單邊制裁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嚴重違反國際關系基本准則,嚴重侵犯人權,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國自身人權記錄不佳,卻動輒依據國內法濫施“長臂管轄”,完全是借民主、人權之名行侵犯人權之實。

  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推動國際人權事業健康發展

  當前國際形勢動蕩加劇,沖突對抗此起彼伏,發展鴻溝不斷擴大,全球人權治理赤字日益嚴重。中國始終把自身命運同世界各國人民命運聯系在一起,積極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為國際人權事業健康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10月9日,人權理事會第五十七屆會議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中國代表丹麥、法國、肯尼亞和墨西哥共同提交的紀念《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通過30周年決議。決議獲得廣泛支持,截至目前已有120國參與共提。中國倡議在2025年北京世婦會召開30周年之際再次召開全球婦女峰會。30年來,婦女社會地位顯著提升,但全面落實《北京宣言》仍然面臨挑戰。決議旨在重振《北京宣言》精神,反映了各方希望加快實現性別平等、合作應對挑戰的共同心聲。

  法國、芬蘭、岡比亞、蘇丹、多米尼加、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國在決議通過時發言,認為《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創新性地闡明了性別平等是和平與發展的關鍵因素,推動全球承認婦女和女童權利的普遍性,並感謝中國牽頭提出這一重要倡議。中方決議獲得協商一致通過和廣泛共提也表明,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秉持建設性對話與合作精神,是人權理事會工作健康發展的應有之義,也是全球人權治理行穩致遠的重要啟示。

  10月10日,人權理事會第五十七屆會議協商一致通過中國代表喀麥隆、洪都拉斯、巴基斯坦、土耳其等30國提交的無障礙建設促進所有人享有人權決議。無障礙建設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2023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正式施行。在吸收國際有益經驗的同時,中國立法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借鑒。聯合國首次就這一專題通過決議,將有力增強各方對無障礙建設的認識和關注,促進相關領域國際合作,有利於推動國際人權事業健康發展。

  決議通過后,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及多國向中國表示祝賀。本次倡議以無障礙為窗口,在國際多邊平台展現了中國人權理念和發展成就,有助於各方在人權理事會凝聚共識、彌合分歧,通過建設性對話合作促進和保護人權。

  中國將繼續積極參與人權理事會等多邊人權機制工作,以安全守護人權、以發展促進人權、以合作推進人權,推動全球人權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本報日內瓦電)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25日 15 版)

(責編:周雯、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慶祝中俄建交75周年人文交流活動在喀山舉行
  本報俄羅斯喀山10月24日電 (記者曲頌)10月22日,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俄羅斯全俄國家電視廣播公司聯合主辦的慶祝中俄建交75周年人文交流活動在喀山舉行。活動中,與會中俄嘉賓共同見証“何以文明·遇見良渚”2024全球巡展俄羅斯特展啟動,以及中俄媒體聯合報道項目“遇見中國”、紀錄片《我的中國故事》等節目啟播儀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