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戰區某部任一榮——
保持沖鋒姿態 苦練制勝本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秋日時節,一場實戰化演練激戰正酣。北部戰區某指揮所大屏幕上,地面、海上、空中各種戰況信息實時更新。
突然,北部戰區某部任一榮(見圖,受訪者供圖)傳來急報:“敵”可能對我縱深某區域發動襲擊。指揮員迅速研判情況、下達聯合行動指令,參演部隊立即出擊,一場“敵”精心策劃的突襲行動被化解於無形。
“在風雲突變的戰場上,大到國際局勢,小到一機一艦,信息互聯響應成為關鍵勝負手。”任一榮向記者介紹,“隻有洞悉戰場海量數據間的微妙聯系,從看似尋常的信息中捕捉到重點,才能撥開迷霧,制勝戰場。”
有一年,國際某熱點區域爆發沖突。任一榮受領了一項緊急任務:12小時內匯總有關情況向上級匯報。
這次沖突動用的武器種類之多、作戰樣式之新,讓任一榮對現代戰爭有了深入的理解。他在會議室邊走邊思考:傳統的文字形式,難以全面反映戰場的海量信息,能不能改成圖表形式,更加直觀呈現戰場情況。
說干就干,任一榮將16張地圖資料拼接成一張大地圖,趴在圖上進行標繪。為了校准一個地名或一個數據,他在會議室、資料庫、辦公室之間來回穿梭,翻看了大量的歷史資料,甄別判斷情況的真實性和潛在意圖。經過12小時高強度工作,任一榮繪制出6幅專題圖,得到了上級的高度認可。
任一榮一心謀打贏,為所在業務領域“拓荒”付出了許多心血。
隻盯著“舊情況”,打不贏“新戰爭”。那次任務結束后,任一榮全身心投入一個尚待探索的研究領域。白天工作滿滿當當,他就利用晚上的時間,在資料庫和各部門之間奔波,爭分奪秒地查閱文獻、了解實際需求。面對戰友們對他這番辛苦付出的疑惑,任一榮簡單地回答:“這些以后戰場上能用上。”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一點一滴的積累下,任一榮的研究成果越來越豐厚,他帶領技術人員將各類數據實時匯總轉換為圖形、圖像等形式,為指揮員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創新力連著戰斗力。為獲取更精准的情況,任一榮到偏遠的邊海防哨所調查研究,累計行程1.2萬余公裡,到訪20多個哨所,深入了解邊境設施分布、地形地貌、設備技術參數等情況。他聯合科研院所研究前沿科技應用,極大提升了保障能力。
一次重大演習任務前夕,任一榮發現某個關鍵數據准確度不高,這讓后續的准備工作無法進行。“基礎數據不可靠,就沒法塑造戰場態勢。好比大戰在即,主帥眼睛卻被蒙住了。”任一榮立即組織業務骨干審核數據,14天時間沒日沒夜進行測算,終於建立起可靠數據庫。
有了這個數據庫,演習任務單位得以順利推進演習計劃。當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的時候,任一榮辦公室的燈光卻再次亮到了深夜。他仔細梳理演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准備向上級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正是憑借這樣較真的精神,任一榮多次參加重大演訓任務,先后牽頭完成或參與多項重大課題、重點項目,研究成果多次獲全軍性獎項、戰區級獎項。
后來,任一榮從機關調整到基層任職。走馬上任前,任一榮已經開始籌劃如何為主戰提供支撐、為制勝戰場盡責。
“戰爭形態日新月異,打敗敵人不能按圖索驥。”任一榮說,聯合作戰條件下,對作戰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從單一戰場保障向多維空間保障轉變,從軍種作戰保障向聯合作戰保障轉變,從資料信息保障向作戰效能保障轉變。
翻看任一榮的值班表,新單位成立8年多來,他參加重大演訓保障任務20余次,值班1200余天,平均每年有150多天都在值勤中度過。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在一次重大突發情況的研判過程中,值班的同志翻閱歷史數據比對,卻發現無一相似。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任一榮迅速作出研判、得出結論。后來的事實印証了任一榮的研判,幾乎分毫不差,令大家敬佩不已。復盤時,任一榮向戰友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這次情況的征候夾雜在海量信息中,很容易被忽視,這要求我們必須對細節洞若觀火、見微知著。”
任一榮筆記本的扉頁上寫了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動力,首先來自內心的沸騰。”這顆沸騰的心,激勵著任一榮三十年如一日保持沖鋒姿態,苦練制勝本領,為打贏未來戰爭提供有力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01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