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的“中國”意蘊
“古今中外,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人的,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我國要建成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課程思政亦應該在“國家”的層面理解,深入體會其“中國”意蘊,才是溯源歸本,意義也更顯豁,行動實施也更堅定。
人才培養的中國模式與中國方案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無論中外,國家的建設發展、政黨政治都離不開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不僅僅有自然屬性,更有社會屬性,信仰什麼,服務哪個政黨,立場是什麼,是人才本質屬性的重要標尺。這也決定了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方向。而大學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必須以國家的方向為導向,端正人才培養的航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大學,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大學對人才培養的貢獻力直接決定了大學的社會價值和標志地位。這種價值集中體現在對國家使命的承載與完成程度。在新時代的征程中,黨和國家對高等學府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期望愈發迫切。我們亟需培養一大批忠誠於人民、服務於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致力於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杰出人才。課程思政就是解決課程培養人、教育人、造就人的根本問題。
課程,作為知識體系的精致構建,是大學實施專業教育、探索學術深度的核心平台。它不僅是一種工具,用以傳授技能與本領,更是一條“道”,一條引領我們走向制度正義和維護正確價值觀的光明之路。課程的關注點,遠不止於知識的傳授,更深入到價值觀的塑造﹔不止於學術成就的積累,更著眼於人格的完善﹔不止於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專業成長,更擴展至承載時代使命和國家意志的宏大格局。這正是我們所說的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深刻內涵。從這個角度來看,課程思政代表了我國人才培養的獨特模式與方案。所有課程都應承擔起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庄嚴使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培育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事業的接力奮斗者。這一教育理念,是中華民族在人才培養領域的獨特創新,也是對世界文明與文化的嶄新貢獻,值得我們倍加珍惜並廣泛傳承。
課程教學的中國氣派與中國風格
中國自古以來便崇尚教化,注重書本知識與實踐經驗的有機結合,強調言傳與身教的和諧統一,傳承著師徒相授的優良傳統。孔子所言“風乎舞雩”,描繪了我國傳統教育的理想境界,尤其是對“小學”與“大學”教育階段的有機銜接,以及對知行合一的推崇,這正揭示了課程思政的深刻內涵與發軔。所謂“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所謂“千教萬教,教人求真”,課程不僅是實証科學的規定性體現,更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懷、道德感懷、倫理關懷,形成課程教學的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這種風骨與氣度賦予了課程更深層次的意義感、價值感和體驗感,強調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學原則,注重知識的關聯性與帶動性,超越了單純的科學實証,致力於真正地教育人、啟發人、提升人,真正落實育人成才。這便是課程教學在中國的特色與獨特品質,是我們教育傳統的精華所在,值得我們在新時代的教育實踐中不斷傳承與弘揚。
當今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學科門類日益精細,然而與之相伴的是人的物化、空間化、孤立化現象愈發嚴重,導致所謂單向度的人,片面的人、冷漠的人,機器狀的人。這與馬克思主義倡導的人的全面發展,及其所提出的“人要佔有人的豐富本質”願景是背道而馳的。這樣的人,也很難有家國情懷與制度感懷。特別是在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我們更需要培養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認同感。在課程教學中,應深入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實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更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深刻理解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加速發展的形勢,增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順應時代潮流,深化課程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同時,更應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從課程思政的角度出發,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倫理、審美情趣、體能素質、勞動熱情和心理健康。如此一來,課程的科學性、思想性都充盈起來,課程有溫度,學習有角度,成長有力度,充滿人性的光輝、沐浴制度的德澤,這正是課程教學的中國風格與氣派,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
學校教育的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
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育始終是啟迪與引領的強大動力。在個體層面,它調動了人全部的潛能,激發人求真向善創美﹔在社會層面,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引領民族奔向美好的未來。課程思政,正是承載並傳遞了這種力量,將其發揚光大。這種力量,形象地表現為一種精神風貌,一種精神格調與品味。從這個角度來看,課程就是提振與傳揚中國精神與力量的載體。它不僅激勵著全社會,也激發著個體的內在動力,最終匯聚成砥礪奮進的磅礡力量。不僅如此,課程的真理力量與教師的人格力量,共同鑄就了立德樹人的不朽動力。在這種力量的激勵下,師生更自覺的做到學術方向與政治方向的高度一致,專業情懷與家國情懷的深度融合,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的同步前行,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不斷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和理論認同,鑄就凝聚人心的興國之魂、強國之力。在這種力量定勢下,更加注重知識向思維、才能向情操、自發向自覺的轉化與升華,培養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涵養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這正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當下的生動體現,而課程思政所要書寫的也正是這種力量。
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所有專業課程都應深入挖掘和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科學而合理地拓展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從課程所涉職業、行業、國家、國際、文化、歷史維度出發,植入並孕育知識性、人文性,提升引領性、時代性和開放性。這正體現了教育的力量,也是中國精神與力量的彰顯。這種力量最終體現在實踐行動上,表現為“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的行動力量。扎根於中國大地,深入了解黨情、國情、民情,既是求是求實的精神體現,也是深沉仁愛的力量所在,旨在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開拓者和奮進者,共同建設美好的未來。這既是教育的使命,也是課程思政的使命所在。
課程思政,從“課”之內涵而言,是一種規范化的教育模式﹔從“程”之深意解讀,則寓意著不懈的追求與永恆的探索。我們必須從黨和國家在人才培養及大學發展方面的重大制度設計中,深刻領悟並把握其精髓,方能全面理解課程思政的獨特國家意義,進而行穩致遠、開花結果。
(作者:余江濤,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出版社副社長﹔梁勝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圖書檔案與文博部綜合事務辦公室副主任)
【本文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發展研究課題(2021FZB05)、全國“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專項基金項目( DSZ202417)階段性成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