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得出”更要“賣得好”(縱橫)
近段時間,大大小小的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推介會紛紛舉辦,不少地方借助展會平台將特產推向更大市場。如何將農產品豐收轉化為農民增收,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
過去我們講農業,大多說的是農業生產。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出不少具有當地特色的產業,特色農產品供給量不斷提升。但從市場規律來看,由於滯銷等因素,豐收未必會帶來增收。以大農業觀重新審視農業生產,從產業鏈來看,發展農業不僅需要產前、產中環節做好良種繁育、農資供應等,產后的儲藏、流通、營銷等同樣重要。農產品季節性強,如果不提前規劃,到收獲時再找銷路,容易賣不上價。所以,讓優勢產業成為富民產業,銷售是關鍵環節。從功能性來看,農業具有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的功能,也具有穩定農民就業、實現農民富裕的功能。讓農業生產為農民帶來收益與實惠,是發展農業的題中應有之義。
我國地大物博,並不缺少特色優質農產品。今年初,“南北換禮”在網上走紅,黑龍江蔓越莓、四川魚子醬等“隱藏款”特產,讓本地人驚嘆“還有多少驚喜是我不知道的”。可見,我們缺少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發現好產品的機會。如何讓更多優質農產品被看見、賣個好價錢?
農產品賣得好,需要多些“有意為之”。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是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所謂“穩定”未必是固定某一銷售渠道,也可以是動態穩定。比如,此前的採購商出了變故,能迅速找到新採購商,把產品賣出去。這靠農民自身很難做到,要靠高效的產銷對接平台支撐。辦推介會、展銷會讓農產品“走出去”,同時邀請外地採購商“走進來”,實地考察農產品情況﹔打造交易會、博覽會等線下交流平台,同時建立溝通產銷雙方的線上平台……這都需要有關部門主動作為、牽線搭橋。
農產品賣得好,還要能抓住機遇、借勢“破圈”。互聯網時代,農產品有了更多“被看到”的可能,各地也不斷創新做法,如直播帶貨、推動農文旅融合等。但互聯網的“爆點”往往是隨機的,怎樣把流量引導到本地產品上、實現銷售“長紅”?比如,山西隰縣玉露香梨在業內頗具名氣,但消費者知之不多。隨著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走紅,更多消費者了解到玉露香梨這一優質農產品,流量得以轉化為持久的購買力。
更為關鍵的是,農產品賣了好價錢,還得實打實裝進農民的腰包裡。應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農產品銷售帶來的產業增值收益。在產地,農戶一家一戶售賣往往沒什麼議價權。如果隻看終端營銷效果,很容易出現終端價格上漲、農民收入卻沒有明顯提升的現象。因此,農戶也可以通過合作社、聯合社等方式抱團取暖,更好產生集聚效應,在銷售時有效把握議價權。
期待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助力農產品賣得更好、農民多得實惠。
(摘編自《農民日報》)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09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