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大“校長獎學金評選展示”彰顯青春榜樣力量

“在時代新征程上,民大學子將用奮斗的汗水書寫屬於自己的青春故事!”12月7日上午,經學生申請、學院審核、學校復核、半決賽選拔的20名校長獎學金候選人匯聚中南民族大學光谷音樂廳“校長獎學金評選展示”活動總決賽的現場,講述個人成長故事、彰顯青春榜樣力量、展現時代青年風貌。在場師生共同上好一堂生動的大思政課。
被譽為“在校本科生最高榮譽”的校長獎學金每學年從學校范圍內評選10名獲獎者,主要選拔在社會實踐、學術科研、創新創業、自強不息、見義勇為、孝老愛親、全面發展、多才多藝等八個方面表現優異、事跡突出的在校學生。
現場,該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劉義致辭,向20位從全校本科生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候選人表示熱烈祝賀,更為民大學子展現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風貌感到由衷自豪。同時,他對同學們殷殷囑托道:“你們要敢於筑夢,將人生的追求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要敢於追夢,勇於直面困難、迎接挑戰﹔更要善於圓夢,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
此次校長獎學金評選答辯活動現場精彩紛呈,掌聲不斷。來自全校20個學院的20名“最強本科生”中,不乏學業成績斐然、在品德、智慧、體育、美學及勞動各方面均表現優異的學生﹔也有科研能力出眾,在各自學科領域內取得顯著成績的人才﹔還有積極投身於創新創業浪潮,憑借真才實學為社會貢獻力量的青年﹔更有面對困難時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榜樣。
在軍營,做堅韌不拔、勇奪紅旗的好戰士﹔在學習中,做迎難而上、刻苦鑽研的好戰士﹔在科研競賽中,做不怕挫折、勇於探索的好戰士;在生活和工作中,做樂於奉獻、發光發熱的好戰士。來自體育學院的2022級本科生易晗挺身而出,身披軍裝,以青春之名守護家國,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保家衛國的崇高使命。“我們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要永遠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努力做新時代的好戰士!”
“踐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成為了我想要尋找的答案。”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21級本科生桂星用新聞的筆觸記錄時代的變遷,傳遞社會的聲音,將真相與情感帶給每一位觀眾,如今已保研至上海外國語大學。展望未來,她將謹記囑托,保持人民情懷,記錄偉大時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來自藥學院的2021級本科生趙默函,圍繞實現個人價值與服務社會的雙重目標,講述了自己的自強之路。“校內勤工儉學、校外兼職家教及假期打工,三年間實現生活費自給自足”,她在逆境中磨礪意志,榮獲十佳自立自強代表人物稱號。“90.44的學業均分,專業排名第一,推免至北京協和醫學院”,她在學業上追求卓越,為科學研究打下堅實基礎。“參與多項課題研究,發表兩篇SCI論文,主持國家級創新訓練項目”,她在科研道路上不斷探索,為人類大健康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同學們的事跡觸動人心、催人奮進,展現了南湖畔這片沃土孕育的無限可能,也體現了新時代青年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的精神風貌。”該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李紅燕勉勵同學們要樹立遠大理想、擔當時代使命,勇於面對挑戰、錘煉堅強意志,不畏艱苦環境、錘煉堅強意志,腳踏實地奮斗、敢於創新求變,讓青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煥發出更加熠熠生輝的光彩。
綜合網絡投票和現場得分,來自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李雨寒、計算機科學學院的陳科偉、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的廖天淇等10位同學獲得2024年度中南民族大學“校長獎學金”榮譽稱號。來自音樂舞蹈學院的李世豪、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馬彬豪、資源與環境學院的李鈺等10位同學獲得2024年度中南民族大學“校長獎學金”提名獎。
此次“校長獎學金”評選,是對各候選人本科階段卓越表現和突出事跡的認可,是學校持續落實“三全育人”要求、展示人才培養工作成效的重要平台,旨在勉勵青年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閃雨凡 羅曼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