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5分鐘“微改革”,帶來什麼?(大家談·今天,如何讓孩子們身上有汗、眼裡有光)

本報記者 丁雅誦 閆伊喬
2024年12月15日08: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開欄的話

  當前,多地中小學課間由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12月1日人民日報教育版頭條稿件《看,孩子們身上有汗、眼裡有光》,探訪多地中小學課間“微改革”,引起廣泛關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作出明確要求。課間5分鐘的“微改革”,為課間活動做加法、為學習壓力做減法,讓更多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戶外,讓更多家長增添了預防“小胖墩”“小眼鏡”的信心,讓更多學校深入思考如何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是探索“五育並舉”、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部署的生動實踐。

  把課間還給孩子,利在當下,謀在長遠。教育版推出“大家談·今天,如何讓孩子們身上有汗、眼裡有光”欄目,透過一個個在陽光下奔跑的鮮活身影,透過專家學者、校長老師、相關部門的思考,展現教育教學一線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創新實踐,共同探討如何更好讓孩子們身上有汗、眼裡有光,助力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

  

  對話嘉賓:

  王  攀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

  吳  鍵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長

  王文瓊  山東青島市李滄區虎山路小學教育集團校長

  姜  波  遼寧省實驗學校教師

  董銀銀  陝西西安市雁塔區科創路小學學生家長


  時間之變:對學生在校活動進行系統性優化

  “希望通過這個小切口,真正做到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記者:課間由10分鐘增至15分鐘,時長的調整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王攀:對學生而言,課間活動不僅是體育活動,更是放鬆身心、自我調節的好機會。今年秋季學期起,北京市對義務教育學校課間安排做出調整,原則上將課間10分鐘延長到15分鐘。從政策制定的角度考量,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小切口,真正做到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從長遠看,張弛有度的一日學習生活,或將帶給孩子從容自若的一生。

  吳鍵:5分鐘的“微改革”針對的是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消失不見”的課間。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出於安全考慮,有相當一部分學校,課間不允許學生隨意走出教室,且嚴格約束學生的行為,甚至要求同學之間相互監督。學生被“圈養”在教室,廁所成為孩子“社交角落”,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記者:增加的5分鐘從哪兒來?一日課程設置如何統籌安排?

  王文瓊:課間增加的5分鐘,有些是從大課間裡騰挪出來的,有些是結合長短課改革實現的,學校應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地對學生在校活動進行系統性優化。從實踐來看,目前學校15分鐘的課間讓學生和老師都更加從容,能有效改善校園生活節奏,達到勞逸結合、動靜適宜的效果。

  姜波:課間和課堂、休息和學習,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是割裂和對立的。短短5分鐘的變化,影響的可能是學校一天的課程設置、學生一天的作息安排。教師應當真正意識到,讓孩子休息好、玩好,是教育過程中一項重要的責任。隻有像重視課堂一樣重視課間活動,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健康、活躍的學習環境,從而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

  空間之變:走出教室、走向操場

  “體育鍛煉多一些,‘小眼鏡’‘小胖墩’就會少一些”

  記者:課間多出5分鐘后,怎樣讓學生真正走出教室?課間活動的形式和內容發生了哪些變化?

  吳鍵:5分鐘的改變帶來的是時間的延長,也是空間的擴展。以前,課間時間短,學生隻夠整理書本、喝水、去洗手間,到操場上玩的時間有限,難以開展有組織的運動項目。隨著課間時間增長,如何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在陽光下盡情奔跑,如何克服場地的限制、合理規劃活動區域,如何豐富活動形式、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等,都成為學校需要深入探索的問題。

  王文瓊:5分鐘“微改革”需要有科學、系統的改革設計作為支撐。如果無法為孩子們提供合適的場地設施,無法提供合適的運動項目,那麼15分鐘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我們學校目前採用的是“共性普及+個性特色”的思路,一方面把跳繩作為普及項目,短跳繩和大搖繩,人人能跳﹔另一方面為各班級配備沙包、皮筋、鐵環等,鼓勵孩子玩出個性。

  董銀銀:體育鍛煉多一些,“小眼鏡”“小胖墩”就會少一些。以前常常擔心孩子久坐不動、缺乏鍛煉,如今孩子動得多,吃得香,睡得也香,和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也變多了。看著孩子充滿活力的樣子,作為家長,也跟著高興。

  姜波:我們對課間活動內容做了優化,比如開放文體館、乒乓球館等校園場館,並提供器材,讓學生有更多選擇﹔把體育課上老師教授的花樣跳繩、踢毽子、籃球、手球等項目帶進課間,組織“體育擂台賽”﹔利用校園開放的智慧體育設施,進行體育項目自主檢測和團隊比拼游戲,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等。

  王攀:誠然,安全高效的課間活動離不開學校的科學布局、統籌設計,但也要提防一種現象,就是“被安排”的課間,即學校為了便於管理,要求學生在課間隻能參與某些固定的活動。事實上,自主的課間才是學生們期待的。我有一次在一所中學參加教研會議,散會時恰巧是課間,一瞬間樓道裡熙熙攘攘,空地上不少學生打起了羽毛球。雖然沒有球網、沒有畫線、沒有計分,但孩子們躍動的身影和青春的笑臉讓人十分感慨。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他們自由奔跑、無拘無束、收獲快樂,才是課間調整的初衷。

  角色之變:讓學生成為課間的主人

  “堅持‘五育並舉’,把全面發展放在重要位置”

  記者:課間5分鐘的“微改革”體現了怎樣的育人導向?如何把以學生為中心落到實處?

  王文瓊:5分鐘“微改革”的背后,是教育從“管理導向”向“育人導向”的轉變。從教師角度來看,15分鐘的課間調整釋放出一個鮮明的信號——教育工作者要堅持“五育並舉”,把全面發展放在重要位置。這就要求教師從“課間活動的管理者、主導者”轉變為“課間活動的參與者、陪伴者”,從“隻關注課堂教學”轉向“課內外兼顧”,更加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個性成長。

  姜波:作為一線教師,課間調整對我們的實際工作提出了兩項具體要求。一是要提升課間活動參與度,包括活動規劃、安全管理等,進一步增強師生間的互動與了解。二是要做好課堂教學的優化,更加重視集體備課教研,隻有保証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才能有效避免拖堂、佔用等現象,才能把完整的課間留給學生。

  王攀:課間放鬆,課上才能專注﹔投入地玩,才能投入地學。從這個意義上講,5分鐘的“微改革”,就是讓學生成為課間的主人、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而達到這樣的預期,需要更加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陪伴。

  吳鍵:課間活動之所以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一個關鍵的改革切入點,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對教育的理解尚不夠科學。有人認為,取消課間活動問題不大,節省出來的時間還能多看幾頁書、多做幾道題。這實際上卻減少了孩子自主游戲、自在休憩、自由交往的時間。5分鐘“微改革”承載著對學生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的深切關懷,隻有家庭、學校、社會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把“五育並舉”落到實處。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15日 05 版)

(責編:周雯、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