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穴:做實三級綜治中心 一站式解開“千家結”

武穴市綜治中心。
在湖北省武穴市,平安建設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近年來,該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按照“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三年計劃”,投入3000萬實現市鎮村三級綜治中心建設全覆蓋,2023年武穴市綜治中心獲評“湖北省政法智能化建設先進單位”,武穴市矛盾糾紛調解有效率達到95%,連續兩年位列全省前十。該市還獲得了2021—2022年“湖北省平安建設示范縣市”榮譽稱號。
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採用“訴前委派+司法確認”模式調解。
“1+4+N”管理辦法 推動調解資源有效整合
2022年9月,一起民間債務糾紛在剛剛挂牌的武穴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得到有效調解。郭某因開發項目向張某借款,承諾3個月后歸還本金及利息43萬元。到期后郭某並未還款,張某向法院起訴。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征得雙方當事人的同意后,採用“訴前委派+司法確認”模式,委派武穴市綜治中心調解,在調解員高啟賢的努力下,最終雙方達成調解。
綜治中心怎麼建?職責是什麼?如何高效運行?在頂層設計方面該市結合工作實際研究制定了“1+4+N”運行管理辦法,明確了縣級綜治中心人員管理、資產管理、業務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整合了政法、信訪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力量,推動形成“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的運行格局。
中心入駐了9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委員會及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綜合執法局等13家市直單位,常駐辦公人員達90余人。
武穴市綜治中心。
“有矛盾糾紛找綜治,有法律問題找綜治,有信訪問題找綜治。武穴市綜治中心統籌社會矛盾糾紛多元調處中心、信訪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政法應急中心、社區矯正中心,努力實現群眾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和法律服務最多跑一地。”在近期的綜治中心開放日上綜治中心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各鎮街信訪辦、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鎮直單位流轉至鎮級綜治中心矛盾糾紛577件,有效處置570件,防范極端案事件20余件。
大金鎮綜治中心。
“我們進行了很多探索和調整,市鎮兩級‘1+4+N’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切實把人員、組織、制度、流程等保障落到實處。”武穴市委政法委負責日常工作的副書記陳章介紹道。
“721”層級化解 讓矛盾糾紛合理分流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工作導向,為實現這一目標,該市規劃了“721”層級化解機制,70%的一般糾紛在基層化解,20%的疑難糾紛由鎮級統籌化解,10%的存在風險或涉及多地多部門的糾紛由市級牽頭研判綜合化解,讓矛盾糾紛在該化解的階段得到有效處置。
2024年6月4日,梅川鎮呂四房村網格員在日常走訪中得知,六組的伍某和查某近幾天因宅基地糾紛爭執不休。網格員立即聯系村委干部和鄉賢共同主持調解,通過民風民俗和法律知識宣傳,最后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伍某享有老宅的永久居住權,不動產証不修改。
“紅色老兵”調解室。
今年以來,武穴市鎮村三級綜治中心累計受理矛盾糾紛22319件,調處22232件,調解成功率99.61%。
“‘721’層級化解機制有利於調解資源、調解信息及調解力量的深度整合與高效利用,是武穴推動實現‘矛盾不上交’的重要抓手!”武穴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光華表示。
“紅色老兵”調解中心。
“三個必須”讓矛盾糾紛得到實質性化解
“分管政法的副書記、政法委員必須在綜治中心坐班統籌協調矛盾糾紛﹔領導干部必須在綜治中心帶班接訪﹔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必須在綜治中心匯集調解。”這是保障鎮級綜治中心實戰運行的又一重大制度安排。
“開始讓我搬到綜治中心坐班有點不理解,現在我基本在這邊常駐了,對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組織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信訪辦實行日排查、日研判、日匯集、日化解,實現了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石佛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張國龍說。
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1510”工程 因地制宜創新調解工作法
矛盾糾紛具有多樣性、特殊性和差異性。該市充分結合鎮村實際,探索實施了“1510”工程,“1”即一鎮一特、一村一品、一業一新﹔“5”即創建五個不發生鎮街道﹔“10”即創建十無村社區。
綜合治理平台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如今,該市各鎮村大力挖掘本地資源,結合自身優勢,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花橋鎮發揮退役軍人和留守婦女作用,深入推進紅色老兵和平安大嫂調解﹔石佛寺鎮針對轄區內合同糾紛、債務糾紛、土地糾紛突出等特點,深化共同締造推進“四調對接”﹔大法寺“紅網格”、四望鎮“鄉賢調解”、武穴街道“老黃牛調解”等一批調解組織都發揮出重要作用。2023年,大金鎮“垸子夜話”、四望鎮“鄉賢調解”、石佛寺鎮“訴前調解”入選全省深化共同締造預防化解矛盾糾紛基層創新案例,是全省經驗案例最多入選縣市。
武穴市委書記胡昊表示,綜治中心是預防化解矛盾糾紛和社會治安風險防范的重要工作平台,要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整合資源、方便群眾、運用法治、注重實效,做到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確保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著力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規范化水平。(圖/文 耿文輝 李科、周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