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荒山變茶園
胡全波在茶園查看茶樹生長情況。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2024年相比往年氣候偏干,還好加裝的噴淋設備緩解了不少,今年的收成應該不會受到影響。”1月14日一大早,胡全波下到茶園,查看茶樹生長情況。
胡全波創辦的武漢市大霧山茶業有限公司位於武漢新洲區舊街街道石咀村。這裡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土壤多砂石,不宜種植糧棉油等農作物,但對於種茶卻是一件好事。
隆冬時節,漫步在茶園,隻見一棵棵茶樹筆直挺立,層層疊疊的“茶梯”泛著清新的翠綠。“你可能想象不到,這裡以前是‘年年栽樹不見樹木,年年綠化年年無’的荒地。”胡全波對記者說。
2010年,在外做生意的胡全波回到家鄉先后流轉2850畝拋荒多年的爛石土地,栽植無性系良種茶340萬株。
“當時,普通茶樹苗單株售價0.18元,我引進了‘黃金茶’樹苗,單株售價卻要1.8元,很多村民覺得貴,怕虧本。”胡全波說,“我就先行先試,事實証明,‘黃金茶’帶來的經濟效益更高。現在村民都搶著種植茶葉。”
荒山變茶園。人民網記者 張雋攝
荒山“搖身一變”成為生機盎然的茶園,在胡全波的示范帶動下,多年來,新洲區舊街街道茶葉種植已形成規模。
“現在,全街60個村和社區中,有27個村種植茶園,全街6萬多常住居民中的3萬多人從事與茶葉相關行業,人均創造效益近萬元。”舊街街道四級調研員高玉奎對記者說,每年鮮葉上市的時候,茶園周圍站滿了前來收茶的人。
在村內茶香大道的路口處,一棟集餐飲、住宿、農產品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民宿問津渡拔地而起,已正式營業。
“2000萬元由村集體、公司和村民聯合投資。”胡全波介紹,“今年春節期間的房間已經被搶光,每逢大節都一房難求。”
“能賣茶葉,還能搞旅游,沒人住的屋子還能出租,日子越來越紅火了。”姚河村黨支部書記易紅不僅種了一百多畝茶園,還積極動員其他村民支持發展茶產業。
美麗鄉村與美麗經濟相得益彰,如今,一條集生態化茶業種植、科技化茶業加工、智慧化茶業銷售、體驗式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示范帶在新洲已然形成,一幅鄉村振興的動人畫卷正在展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