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碳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 23家企業加入“朋友圈”

72家雙碳企業和機構匯聚在一棟樓,60余家上下游企業形成一個產業聯盟。3月20日,從2025“相約春天賞櫻花”雙碳產業招商推介大會上獲悉,武漢已聚集了超過300家涉碳企業和機構,碳資產規模突破千億元。
活動現場,綠色低碳城市建設產業聯盟吸納23家新成員加入,2024年武漢市綠色金融(氣候投融資)創新產品征集和“低碳賞櫻一起FUN”碳普惠活動啟動,通過創新綠色金融產品供給、完善碳普惠激勵機制,為雙碳目標實現注入金融活水。
據介紹,目前武漢正加速打造雙碳產業集聚區,吸引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等72家涉碳服務企業匯聚碳匯大廈,“環沙湖雙碳經濟帶”已初步成型。圍繞碳交易服務、碳資產管理、碳金融創新、碳科技轉化、碳普惠應用等全產業鏈,2024年武漢碳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
清碳智源(武漢)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兆棟說,去年11月入駐碳匯大廈,並與多家鋼鐵、能源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深化與武漢合作,協同構建開放協同的碳中和創新體系,助力武漢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轉型標杆。
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協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市綠色貸款余額7230億元,同比增速12.28%,高於全部貸款增速7個百分點。即日起武漢市面向在漢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綠色產業主體及服務機構開展2024年武漢市綠色金融(氣候投融資)創新產品及典型案例征集活動,總結宣傳武漢市在綠色金融、氣候投融資、碳金融領域的金融產品,發掘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創新實踐,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效能。
“碳資本服務聚鏈成群。”武昌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氣候投融資綜合服務平台“武碳通”入駐合作金融機構19家,匯集項目285個,實現融資超300億元,碳達峰基金、綠水零碳基金兩隻百億基金持續構建雙碳資本矩陣。(陳永權 陳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