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把希望撒在春天的田野上

2025年03月24日09:52 |
小字號

在“鄂東糧倉”黃梅,廣袤土地已被喚醒。近年來,湖北省黃梅縣煙草專賣局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從產業賦能到生態治理,從組織引領到終端升級,以“黨建引領鏈、富民產業鏈、生態文旅鏈”三鏈融合為支點,撬動鄉村全面振興,書寫了新時代國企服務“三農”的鮮活樣本。

黃梅縣局黨組一行實地察看油茶基地建設狀況。程澳攝

黃梅縣局黨組一行實地察看油茶基地建設狀況。程澳攝

黨建引領:三級聯動激活鄉村內生動力‌

鄉村振興,組織先行。黃梅縣江河村長期以來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村民經濟收入渠道較為單一,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黃梅縣煙草專賣局深入調研后,構建“黨組統籌、駐村主責、黨員幫扶”的三級推動機制,將黨的領導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

該局黨組牽頭成立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選派業務能力強、熟悉農村工作的優秀黨員干部進駐江河村幫扶。這些駐村干部與村“兩委”班子緊密合作,結對共建。剛到村裡時,駐村干部發現村民對新政策、新技術了解甚少,於是,他們挨家挨戶走訪,傾聽村民的想法和需求。為了確立適合江河村的發展路徑,雙方多次召開座談會,共同商討發展規劃。在充分了解情況后,制定了《農網終端建設三年規劃》《產業幫扶實施方案》等綱領文件,確立“城鄉一體、多元融合”發展路徑。

該局組建“知音服務隊”“黨員突擊隊”,針對江河村村民普遍缺乏電商運營和新型種植養殖技術的現狀,開展技術培訓。隊員們利用村裡的閑置教室,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

在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到鄉村建設中來。江河村建成標准化黨群服務中心,村民們有了活動和議事的場所。村裡推行“黨員包戶”服務機制,黨員干部主動對接農戶,及時解決村民生活中的難題。

產業基地加緊建設。程澳攝

產業基地加緊建設。程澳攝

產業破局:特色經濟釋放鄉村發展勢能‌

江河村擁有豐富的山地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但過去產業結構單一,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黃梅縣煙草專賣局依托江河村資源稟賦,精准施策,以“一村一品”為抓手,構建“油茶種植+生態養殖+農旅融合”的多元化產業格局。

在油茶種植方面,通過“政策助農、產業幫農、能人興農”,積極爭取政府扶持政策,為村民提供油茶種植補貼和技術支持。邀請農業專家到村裡開展油茶種植技術培訓,指導村民如何選種、育苗、修剪和病虫害防治。還搭建產銷對接平台,解決村民的銷售難題。如今,江河村已建成百畝油茶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樹郁郁蔥蔥。

在生態養殖方面,發展稻蝦共作、林下土雞養殖等特色農業。以前,村民們養殖方式傳統,產量不高且品質不穩定。縣局幫扶人員引進先進的養殖技術,為村民提供蝦苗、雞苗和飼料,並定期邀請技術人員進行養殖指導。如今,稻蝦共作模式產出的小龍蝦肉質鮮美,林下土雞和土雞蛋也深受市場歡迎,產品遠銷省內外,進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縣局一體化推進農網終端升級工程,幫助村內小賣部改造為“知音便民服務店”。改造后的店鋪不僅環境整潔,商品種類也更加豐富。村民們在這裡不僅能買到日常用品,還能通過電商平台將自家的農產品銷售出去,實現“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終端建設在農網“遍地開花”。

生態治理:共同締造重塑鄉村宜居風貌‌

曾經,村民們大多以零散種植為主,缺乏規模經營意識。黃梅縣煙草專賣局緊扣“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深化幫扶機制、優化產業結構、強化數字賦能,推動農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小而美”“特而精”的鄉村產業。

駐村干部發揮橋梁作用,與村“兩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戶動員村民參與村庄環境整治。大家齊心協力,對村庄道路進行拓寬硬化,在道路兩旁種植花草樹木,修建了休閑廣場和文化長廊。如今的江河村,白牆黛瓦錯落有致,村庄道路干淨整潔,處處綠樹成蔭,成為了鄉村旅游的熱門打卡地。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注重生態保護。在油茶種植和生態養殖過程中,推廣綠色種植和養殖技術,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保護土壤和水源。利用數字技術,對農業生產進行實時監測和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通過推動農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鄉村旅游。村裡舉辦油菜花節、龍蝦節等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帶動了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進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魏仲謀、王鬆林)

(責編:周雯、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