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鄖西:付家溝村的“富家路”

近日,在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羊尾鎮付家溝村啟海蔬菜薯業專業合作社院內的晾晒場上,一排排晶瑩剔透的紅薯粉條整齊懸挂在木杆上,在春日暖陽的照射下,宛如一縷縷“銀絲線”。工人們穿梭其間,在不停地抖動、捋順粉條,空氣裡彌漫著紅薯澱粉特有的氣息。
鄖西縣羊尾鎮付家溝村傳統工藝制作的紅薯粉條。鄒景根攝
“這批貨是黃石市一家企業訂購的1萬斤粉條,一季生產紅薯粉條10萬斤。由於我們生產的粉條純天然無添加,口感爽滑、筋道,深受消費者的青睞,產品產銷兩旺。”鄖西縣啟海蔬菜薯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熊啟海介紹。
位於漢江之濱的羊尾鎮付家溝村一半的土地為淺坡地,土壤疏鬆、土層深厚,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當地一直有種植紅薯的傳統。全村960畝紅薯地,年產鮮薯300萬斤,粉條暢銷香港、北京、上海、西安、武漢等地,走出一條鄉村致富路。
一個紅薯帶動一個產業。近年來,該村依托資源優勢,做大紅薯粉條這一土特產文章,延伸紅薯產業鏈條,利用線上線下拓寬銷售渠道,推動紅薯粉條產業向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將一季產業做成了四季產業。“富家溝”紅薯粉條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証。
付家溝村粉條產品市場走俏。鄒景根攝
然而,傳統的紅薯品種產量低、出粉率不高,無法滿足大批量加工需求。為解決當地紅薯品種出粉率不高問題,引進了產量和出粉率高的商薯19號紅薯品種,不斷提高紅薯品質。
做粉條最關鍵的就是技術和設備。2019年,該村投資近500萬元,建設佔地約12畝,集自動化粉條生產線、大型凍庫、晾晒場、產品展銷廳等於一體的現代化紅薯粉條加工廠。“現在投產1小時就可打碎5000公斤紅薯,粉條生產加工效率是以往小作坊的10倍!”熊啟海介紹。
有了龍頭企業的帶動,紅薯逐漸成了付家溝村種植業中的支柱產業,從育苗、栽種到收獲、磨粉、成粉,現已形成自種、自產、自銷的一體化紅薯產業發展模式。合作社有兩條生產線,一條生產澱粉,另一條加工粉條,合作社既可帶動全鎮種植紅薯戶增收,也能解決周邊鎮農戶紅薯售賣難題。
紅薯地裡能“刨金”。鄖西縣啟海蔬菜薯業專業合作社從河南、周邊村和本村收購紅薯300萬斤,生產紅薯粉條45萬斤,年產值450萬元。
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群眾。小小紅薯“變身”粉條,價值翻倍,成為村民家門口的致富產業。
紅薯粉條產業的興旺,不僅促進合作社的發展,更為當地村民打開了家門口務工就業的致富大門。村民熊啟兵滿臉笑容地說:“年紀大了,出門打工不方便。在這兒干活,一個月能掙兩、三千塊錢,關鍵還能照看家裡,兩不耽誤。”朴實的話語,洋溢著他內心深處的滿足與幸福。
付家溝村家家戶戶都種紅薯,是遠近聞名的“紅薯村”,村內有幾十家家庭作坊式粉條加工廠。“村民劉明全家就是其中一家,每年從11月中旬開始加工粉條,一直到春節前,每天能生產1500斤左右,全年生產5萬斤左右,收入50萬余元。”
小紅薯,大產業。幾角錢一斤的紅薯,通過深加工升值為十五元一斤的粉條,曾經不起眼的小紅薯如今已蛻變成付家溝村富民“大產業”、致富“金疙瘩”。(鄒景根、高玲、熊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