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學生的鴕鳥生意

付秀正在喂養鴕鳥
在湖北省廣水市余店鎮鴕呷呷養殖場內,付秀揮動著鐵鍬,將飼料鏟入食槽。圍欄內,12隻鴕鳥頻頻俯下脖子,低頭啄食。“這是非洲鴕鳥,它們性情溫順,適應環境和抗病能力都很強。”看著欄杆后,自己親手養大的鴕鳥們,付秀無比驕傲。
付秀是95后,之前一直在武漢從事計算機行業。2024年5月,父親突發腦梗,想給父親買點營養品的她,上網做起攻略,“不少博主推薦鴕鳥蛋,說營養價值很高。”
家鄉還沒有鴕鳥養殖基地。“這說明本地市場有很大空白,正好能施展‘拳腳’。”付秀萌生出自己養殖的想法。
說干就干,2024年7月,付秀辭職回鄉創業。上河北、赴安徽、走河南,付秀前往多處鴕鳥養殖基地,觀察鴕鳥生活習性,記錄養殖流程,學習養殖經驗。10月,信心十足的付秀從安徽安慶購入12隻非洲鴕鳥,正式開啟創業養殖之路。
“這批鴕鳥比剛回來時增重五六十斤。”付秀介紹,平日裡,她會提前配好鴕鳥一周的食量,將花生、豆粕、麥麩等打碎混合。一到飯點,付秀的父母就推著“餐車”供餐。
“它們一天要消耗120斤飼料,但產的蛋也不少。”付秀說,一個蛋約3斤重,9隻母鴕鳥平均每天能產四五個蛋。她能通過鴕鳥動作姿勢,判斷出哪些鴕鳥即將下蛋,瞅准時機穩穩把蛋接住,避免蛋落地變臟影響品相。
養護之余,付秀會直播帶貨售賣鴕鳥蛋,一枚蛋最高能賣出180元。
付秀還是鴕鳥們的“家庭醫生”。她每天都會去圍欄裡轉轉,從鴕鳥的糞便觀察其身體狀況。“鴕鳥好養活,但特別要防止它們吞食鐵絲、塑料等異物,否則會光吃食不長肉,瘦成皮包骨。”付秀說,遇到大風天氣,全家人齊上陣,仔細檢查清理養殖場地,避免進入異物。
今年初,她將50枚鴕鳥蛋送往湖南一孵化基地,培育商品鴕鳥。正月初八,付秀和家人開始動手建保溫大棚、搭保溫膜、裝電熱板和照燈,等待幼鳥入住。
為幫助付秀創業,古城村黨支部副書記羅艷麗協調村民,幫其流轉土地,為出欄幼鳥創造廣闊的活動空間。鎮上擁有4.7萬粉絲的電商達人付艾華,也在抖音平台吆喝,幫付秀售賣鴕鳥蛋。
村裡有個95后女大學生養鴕鳥的事跡,在余店鎮流傳開來。不少村民慕名前來觀摩學習,付秀也知無不言。
“這不跟養隻雞差不多?”參觀完付秀的養殖基地,了解鴕鳥的養殖要點后,鄉親們大多產生自己養殖的想法。幼鳥還沒回來,就被預定了18隻。
“我打算在應山開辦首家鴕鳥體驗館,提供鴕肉餐飲服務。”付秀對未來充滿信心,她計劃依托鴕鳥養殖基地發展鄉村旅游,馴養一批鴕鳥,供游客騎行、拍照﹔飼養幼鳥提供喂養、互動服務,將基地打造成集養殖、觀賞、銷售、餐飲於一體的鴕鳥養殖特色產業鏈。(文/圖 程淇、周春曉、邵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