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賽馬”助推產業降本增效

農機“賽馬”活動現場
湖北省興山縣榛子鄉,高山平原,氣候宜人,適合種植烤煙。近日,在榛子鄉廣袤的煙田裡,一場別開生面的農機“賽馬”活動如期上演。來自省內外的7家農機企業,攜帶21台新式裝備前來參加比賽。通過“實戰比拼+煙農評判”評價模式,為高山農業現代化精准“選馬配鞍”,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政企同題共答 精心籌備農機賽
陽春三月,大地春回,春意盎然。20多款多功能農機一字排開,呈現了一道亮麗風景。此次農機農藝融合現場會,由興山縣煙草專賣局與興山縣農業農村局聯合舉辦。
在活動現場,農機手摩拳擦掌,蓄勢待發,煙農們聚集一堂、翹首期盼。隨著一聲號令,機器轟鳴,農機手充分展示新機具的性能、速度及作業成效。各類新型農機輪番上陣,有自走式移栽機、自走式揭膜回收機、打塘鋪膜滴灌多用機等機型,與精細化移栽、托管式農業等農藝方案深度融合,在板廟村起伏的山坡田塊中展開“實戰演練”。
山東某農機公司的起壟覆膜一體機以每小時2.2畝的高效作業,以及可調節寬窄行距等特性,精准匹配山區煙田需求,得到現場觀眾的好評。根據現場演示,該機型可實現每台日覆膜20多畝,相當於15名人工作業量,為破解“農機上山難” 提供現實方案。
雙向自主選擇 機藝融合再升級
活動首創“煙農評審團” 機制,參賽機型不僅要完成既定作業任務,還要接受由50多名農戶代表組成的“大眾評審團”評判。他們從操作便捷性、作業效率、適應性、成本效益等多維度打分,最終評選出3款“金獎機型”。
“傳統移栽需5人協作,而我們的移栽機僅需1人操作,每畝可節省用工成本300元。”山東某農業裝備公司負責人介紹。
興山縣和平村煙農張國慶體驗后表示,“機器轉向半徑僅1.2米,在梯田地塊掉頭輕鬆,比傳統農機適應性提升60%。”
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不少農戶表達了購買的意願,現場達成購買意向37份,帶動周邊農戶購機熱潮,實現“選機即增效”的精准轉化。
興山縣作為全國煙草農機農藝融合示范縣,堅持圍繞生產標准選擇機型,根據實用機型調整農藝操作,持續比選宜機優質煙田,強化專業化服務配套。2024年全縣煙葉產業推廣適宜農機2327台套,機械化作業率達80%以上,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
標准互認升級 降本增效譜新篇
近年來,興山縣整合項目資金,建立“試驗示范——改進優化——全面推廣”機制。將重點推廣獲獎機型,通過“企業+合作社+煙農”模式,在和平村等5個煙葉主產區建立智慧農機示范基地。據了解,機械化作業使煙田翻耕效率提升2倍,地膜回收率提高45%,畝均綜合成本下降28%。
“採用智能鋪膜機后,每畝節省地膜1.5公斤,年節約成本超5萬元。”興山縣金鵬煙葉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算了一筆賬。
興山縣煙辦負責人表示:“當前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組織此次農機賽馬選型,旨在選出適合興山土地情況、種植傳統、農藝特點的新型農機,進一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為春耕備耕打好基礎。”
此次山區農機“賽馬”盛會,不僅為農技人員和農戶展示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增效方案,更繪就了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的生動畫面。(文/圖 貊志杰、黃正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