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經開法院:創新知識產權小額訴訟快速處理機制

以創新的方式保護創新,用繁簡分流提升審判質效,近期,武漢經開法院推出知識產權小額訴訟快速處理機制,高效便捷回應權利救濟與激勵創新需求,為企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開辟了一條高效、便捷的綠色通道。
傳統的知識產權訴訟程序復雜,從立案、審理到判決,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周期,這對於急需維護自身權益、快速投入生產經營的企業來說是不小的負擔。新的快速處理機制精准聚焦企業痛點,以“無紙化+要素式”為核心大幅簡化訴訟流程,縮短辦理周期。
某傳媒公司發現某網絡電商使用的頁面海報使用了該公司拍攝的cosplay服裝照片,多次協商無果后,傳媒公司將該網絡電商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相應損失。
“立案后,我們對案情進行了詳細了解,發現該案案情簡單、標的額小,符合小額訴訟案件受理范圍。”承辦法官介紹道。
納入小額訴訟范圍后,該案網上立案、電子送達、線上提交証據,不出七天,即成功排期開庭。庭審現場,承辦法官簡化庭審程序,制作案件“要素”表,圍繞“要素”核對事實,准確鎖定爭議焦點,並促成雙方當庭達成調解協議,電商刪除了侵權鏈接,並賠償了經濟損失。
“法院的新機制太給力了!我們在面對小額知識產權侵權時,再也不用擔心繁瑣的訴訟程序會拖垮企業。快速解決糾紛,也能讓我們把更多精力放在創新發展上,對企業來說是極大的支持。”傳媒公司負責人萬先生激動地說道。
新機制有效發揮該院在智慧法院建設方面的先進經驗,深入融合“一站式”辦案,一體推進網上立案、電子送達、網上開庭、庭審錄音錄像(代替書記員記錄)、電子歸檔等全流程無紙化辦公,便捷當事人訴訟。還創新運用“要素式”審判模式,制作案件“要素”表簡化庭審程序,探索適用表格式、要素式裁判文書簡化文書制作,確保案件快審快結。
自新機制實施以來,已經取得了較好成效。數據顯示,2024年,該院知識產權小額訴訟案件平均審理周期僅為16天,較普通知識產權案件提速近3倍,案件自動履行率也顯著提高。(黃犇、鄭廣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