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戰略人才“十百千萬”工程構建全鏈條人才生態體系

3月27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戰略人才力量“十百千萬”行動方案》,提出通過3—5年建設,系統培養引進10名戰略科學家、100名科技領軍人才、1000名卓越工程師、10000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就人才體制機制創新作出重點解讀。
活動現場
實施四大攻堅行動
戰略科學家引領。建立“一人一策”引進機制,對頂尖人才實行頂格支持,按需提供足額項目經費或股權投資。依托“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湖北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矩陣,構建高能級科技力量體系﹔科技領軍人才登峰。實施“揭榜挂帥·全球引才”計劃,用人單位全職引進人才可獲50%配套經費支持。建立30人后備梯隊培育庫,實行“精准滴灌”培養﹔卓越工程師壯大。專項培養規模擴容至每年150人,設立50個工程碩博士在企實踐項目。開辟國際引才通道,每年引進50名優秀工程師﹔青年科技人才騰飛。實施“青年拔尖人才”專項,每年遴選培養200名本土人才,全球引進800名STEM博士。明確40歲以下人才承擔省級科研項目比例不低於50%。
構建三大支撐體系
優化人才發展生態。升級“楚才卡”服務體系,建立分級分類政策匹配機制。創新推出“科技人才貸”等金融產品,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鏈﹔搭建聚才高端平台。打造“湖北人才周暨長江人才日”品牌,構建技術—資本—人才對接樞紐。推進科創供應鏈平台建設,實現跨區域資源互聯互通﹔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在全國率先推行“企業職稱自主評審權”改革,實施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開展“以賽選才”專項行動,統籌博士后、留學人員、大學生創新創業賽事體系。
強化金融賦能創新
省人社廳聯合金融機構構建“基金+信貸+上市”支持體系:設立100億楚天鳳鳴科創天使母基金,30億長江優企人才股權激勵基金﹔科技擔保貸款同比增長147%,創業擔保貸款余額全國首位﹔建立上市后備企業“一對一”輔導機制,全省科創板上市企業達16家。
據悉,該方案同步推出博士后倍增計劃、高校學科創新“71020”工程等配套措施,預計今年新進站博士后超2000人,動態培育20個優勢學科對接現代產業集群。通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推進,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構筑戰略人才支撐。(文/圖 鄂新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