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鄖陽:“四個一批”助3800余名人員穩定就業

2025年04月01日11:11 |
小字號

3月31日上午,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南化塘鎮關帝廟村李永朋手持個體戶《營業執照》在該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局辦理就業登記信息,再通過“1300”電子化系統申報創業擔保貸款,不到一個小時就接到銀行准予辦理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資金,他樂呵呵地說:“人社部門不僅幫我解決了創業資金難題,還讓我實現了穩定就業。”

這是該區採用積極就業政策精准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一個縮影。

為解決大齡人員、失業人員就業難題,擴大就業容量,該區持續打造23°的人社服務理念,對社區摸排和系統登記的人員信息進行分類、“畫像”,精准施策,採取社保補貼惠及一批、技能培訓提升一批、創業扶持帶動一批、公益性崗位兜底一批的辦法,分批分類化解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難題。

社保補貼是刺激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有力、有利政策,由於政策性強,操作流程嚴謹,為了激發企業的積極性,該區採取人社專員進企業送政策“禮包”,對於企業所吸納的就業困難人員所繳納的社保給予3到5年的補貼,並堅持“政策找人”,通過社保系統比對、數據篩查的辦法,確保政策不漏人,補貼不漏項,推行穩崗返還“免審即享”辦法,確保企業不裁員。同時,對登記在冊的靈活就業困難人員採取小規模、多頻次的技能培訓,開展家政服務、電子商務、中、西式面點、網絡創業等培訓項目,去年以來,累計培訓4300多人,同時緊扣培訓后的就業率這根主線,立足“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宗旨,實現了培訓一批就業一批,就業率達75%以上,並對已經登記的靈活就業人員給予60%的養老、醫療保險費補貼,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為了發揮公益性崗位的“兜底”安置作用,該區制定了公益性崗位實施辦法,在城區實施以開發后勤保障、社區服務、托老、托幼等公益性社會化服務崗位240多個,在鄉鎮實施以環境維護為主的保潔、保綠服務崗位570個,在區內16個沿江兩岸鄉鎮開發了466個護水、守水臨時性公益性崗位,不僅解決了開發主體的用工需求,也化解了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難題。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該區先后投入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就業扶持資金4300多萬元,先后幫助解決3800多人實現了穩定就業。(李尚菲、王光斌)

(責編:郭婷婷、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