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十年蝶變路 來看陡山村

2025年05月28日16:53 |
小字號

清晨,薄霧籠罩的陡山村一片青翠林海,村口新修的柏油路在朝陽下熠熠生輝,白牆黛瓦的民房錯落有致,這個坐落在大山深處的小村庄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蝶變。

陡山,最不缺的就是山,可這陡峭多險的山,卻成為了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絆腳石”。2017年,煙葉作為村裡的支柱產業僅300多畝,集體經濟收入僅6萬元左右,地少、山高、路不好走,烤煙、交售都不方便,如何打通村裡煙葉生產這條重要的致富路,成為了駐村隊的首要之急。

“全村就一條三米寬的水泥路,拉煙葉的三輪車經常卡著過不去,其他的道路雨天走一遭,輪子陷在泥裡面動都動不了,賣個煙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陡山村機耕路

陡山村機耕路。

面對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腿泥”的出行困境,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實地勘察,將道路建設列為駐村幫扶頭號工程,先集中力量打通主路“大動脈”,再以煙葉生產為導向延伸“毛細血管”,最后編織覆蓋全村的“田間路網”。從2015年到2025年,襄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協助政府部門,為村裡捐贈資金近102萬元用於擴建主路和硬化產業路的修建、維護工作。如今三輪車不僅能滿載金黃的煙葉平穩駛出,農用機械更可直達田間地頭。村民在新建的機耕路上運送肥料時感嘆:“以前要肩挑背扛走半小時,現在拖拉機十分鐘就跑個來回。”

陡山村田塊分散,煙區多為山地小規模種植,襄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以宜機化為導向,採購小型農機具、水泵等設備提供給煙農使用,創造機械化生產條件。從2017年到2024年,煙草部門持續為陡山村補貼資金,為村裡新建的20間密集烤房提供設備,實現每20畝煙田配備一座烤房,確保每一片煙葉都能及時烘烤。

南漳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將陡山村全部煙農納入職業煙農,每年召開生產技術培訓,在育苗、烘烤等關鍵時期,組織專業服務隊提供幫助,解決村裡人力短缺問題。在生產上,煙草部門持續加大投入補貼力度,還為陡山村購買了專業化氣象服務和自然災害保險。據悉,針對2025年煙區嚴重干旱的問題,預計為陡山村補貼2萬元購買儲水水囊,緩解旱情。

煙站技術員給煙田安裝輸水管道

煙站技術員給煙田安裝輸水管道。

截至2024年,陡山村全村種煙面積達到700多畝,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0萬元。除了種煙外,工作隊還指導村民發展多類產業,為村裡種植食用菌、藥材等提供技術指導,戶均額外增收12000元,實現了以煙為主、多業興旺的致富模式。

隨著煙葉產業日漸紅火,越來越多的陡山人選擇回鄉種煙,“現在守著家種煙不比在城裡少掙,還能照顧爸媽照顧家,這賬咋算都不虧。”26歲的白自強說。

陡山村年輕煙農維修挖機

陡山村年輕煙農維修挖機。

近年來,陡山村進一步完善生活基礎設施,培育特色煙區產業,實現向美麗鄉村的轉型發展。南漳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聚焦“引得回、留得住、發展好”目標,建立“1+N”技術幫扶機制,組織煙農開展職業化培訓體系,為返鄉創業青年配備專業技術指導員,實施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等全過程跟蹤指導,開通24小時咨詢熱線、設立專項技術指導等方式,切實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實現人才回流與產業振興的良性互動。

“現在政策好,煙草公司給咱們新建了烤房,煙田裡也修了直通大路。我正打算考個無人機証,往后給煙田打藥能多掙份錢。”另一年輕煙農項寶玲是返鄉青年敢想敢拼的典型代表,不僅對新技術敏感度高,而且腦子很靈光,他常挂在嘴邊的話是:“守著金土地,我相信自己在農村這一廣闊天地也會大有作為。”

陡山村委會美化亮化現狀

陡山村委會美化亮化現狀。

如今,整個鄉村風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村委會鋪上了橡膠跑道和健身設施,晚上聚在一起跳廣場舞的村民,捧著熱茶談天說地的煙農,正是一片鄉村好風景。陡山村之變,變得不僅是白牆黛瓦的“面子”,更是發展理念、生活形態的“裡子”。(文/圖 劉曉敏、夏馨悅)

(責編:周雯、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湖北:吹響“安全哨” 織密“安全網”
  安全生產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石,更是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保障。湖北多地建立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鼓勵員工吹響“安全哨”,通過拓寬舉報渠道、簡化舉報流程等方式,織密安全生產“防護網”,讓隱患排查深入一線,員工成為安全守護主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