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鄖西:夏日燈火裡的“含金量”

2025年06月22日11:06 |
小字號

“夏季來臨,夜游、夜購的人們越來越多,館內平均每天客流量超過一千人次。”盛夏六月,夜幕降臨,位於湖北省鄖西縣文體中心旁的中國七夕文化創意生活館內人流涌動,負責人陳萍一邊忙著給顧客展示“七夕”文創產品,一邊熱情地介紹道,為了滿足游客們的夏季需求,館內以七夕元素精心打造的茶具、折扇、衣物等產品600余種,上半年已銷售1.2萬余件。

來自陝西省西安市的游客李彩燕一邊挑選著“七夕”文創產品,一邊贊嘆道:“這裡不僅文化氣息濃厚,自然風景秀麗,而且氣溫十分宜人,真是我們陝西人‘最近的江南’呀!”鄖西三面環陝,來這裡旅游不僅距離近,自駕游順暢,而且西十高鐵即將通車,會越來越便捷。李彩燕還購買了十多件文創產品,准備帶回家送給親戚朋友,一起感受七夕文化的獨特魅力。

以“七夕”為媒,綻放“夜經濟”活力。鄖西借“七夕文化”打造“喜鵲長廊”“七夕故事長廊”“詩詞街”等夜間景點,餐廳、茶吧、文創基地等點綴其間。同時匯集200余家商戶,以商業、旅游、文化等一體化發展的綜合性商業街區,讓“游”與“購”跨界融合,釋放消費潛力,串聯起多種消費模式。

夜間的鄖西縣小河夜市滿是“煙火氣”。 鄖軒文攝

夜間的鄖西縣小河夜市滿是“煙火氣”。 鄖軒文攝

燈火璀璨處,鄖西不夜天。吱吱冒油的羊肉串、香氣扑鼻的炒雞爪、色澤誘人的蔬菜串、咕嘟冒泡的酸辣粉……夜幕低垂,鄖西縣小河夜市迎來了屬於它的夜晚。從街頭吃到街尾,幾十家集市攤位、數百種風味小吃,讓人目不暇接。

“天兒熱起來,生意也跟著好起來,我每天都要多准備些食材就怕不夠賣。從晚上七點一直忙到次日凌晨四點才收攤,一個晚上就能收入五千多元。”燒烤攤主彭小蓮一邊熟練地翻動著烤架上的羊肉串,一邊高興地說道。在人潮涌動的夜市中,烤串的滋啦聲、人們的歡笑聲湊在一塊兒,讓鄖西的夜晚比白天更有“煙火氣”。

“清晨去鄉村賞荷,下午逛天河景區,夜晚住郎哥民宿,到哪兒都很方便。”市民李小靜一邊和幾個外地朋友吃著夜宵,一邊商量著明天的游玩路線。現在從城區到土門鎮家竹村的公路已經貫通,開車十多分鐘就能到達,還可以去王家坪尋找紅色記憶、劉家灣河畔露營、雙石溝看民宿表演,親身體驗游鄖西的愜意。

夜經濟不僅是城市的別樣風景,新“夜”態也點亮了美麗鄉村。鄖西縣充分挖掘中國七夕文化之鄉的文化內涵,培育“牛郎庄”“織女坊”精品民宿30家,游客可以夜間在民宿小院開Party、吃燒烤、賞星空,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體驗濃厚的鄉村氣息和淳朴的民風民俗,徹底放鬆身心,盡情享受夜間的娛樂生活,激發鄉村經濟活力。

鄖西縣老北街綠色低碳文化街區華燈初上游人如織。 徐軍攝

鄖西縣老北街綠色低碳文化街區華燈初上游人如織。 徐軍攝

夜經濟處處有,卻各有各精彩。傍晚時分,華燈初上,在鄖西縣老北街綠色低碳文化街區,街邊的店鋪錯落有致,暖黃的燈籠映照著青石板路面,與潺潺的流水相互映襯,吸引著游客們駐足欣賞。

“在老北街不僅可以穿漢服,體驗‘非遺’文化,而且可以賞夜景,品嘗地道的鄖西馬頭山羊肉湯,既有好看的、好玩的,也有好吃的,真是讓人流連忘返。”來自陝西省安康市的游客黃莉和朋友已經在漢服館裡換好了漢服,正准備去渡春橋上拍一組個人寫真,記錄下這裡的古風古韻。

鄖西縣老北街綠色低碳文化街區曾是明清時期的老宅,如今經過改造變成了集非遺體驗、餐飲、文創於一體的“夜經濟”新名片。霓虹燈亮起,老北街頓時流光溢彩,街區內的三弦館、藝術館游人如織,熱鬧非凡,婉轉動人的鄖西三弦彈唱、豐富多彩的戲曲表演、老字號特色小吃馬頭山羊肉的叫賣聲,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豐富的“夜經濟”業態,持續點燃夜間消費熱情。

近年來,鄖西縣為持續釋放“夜經濟”潛力,結合七夕文化內涵,搭建夜間消費新場景、新業態,將景點、美食、民宿、風物等串聯成線,形成浪漫夜游的打卡地圖,構建起“全域、全時、全齡”的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生態體系,豐富人們夜間的游玩需求,讓更多外來游客“晚”留鄖西,把“流量”變“留量”。(鄒景根、陳國東)

(責編:郭婷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湖北造”嵐圖FREE+下線 首搭華為高階智駕系統
  嵐圖FREE+正式下線。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武漢6月22日電 (郭婷婷)6月21日,嵐圖汽車在武漢經開區數字化工廠舉行嵐圖FREE+下線儀式,標志著這款定位“極智駕享大五座SUV”的新能源車型進入量產階段。…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