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煙火巷陌有人家

“雁小青”為市民講解真假煙鑒別技巧。李偉攝
清晨,第一縷陽光洒向車城的大街小巷,燕林社區外的李守旭剛推開店門,就看見幾個熟悉的身影——湖北省十堰市城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的志願者們正搬著展板走來。“李老板,今天咱們在您店門口辦個普法小課堂,不影響您生意吧?”“哪兒的話,快請進!街坊們鄰居可都盼著你們呢!”一聲問候,一句回應,如鄰裡般親切,拉開了又一個溫暖清晨的序幕。
在十堰的街巷深處,這樣溫馨的場景時常上演。近年來,十堰城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的員工們主動走出機關、走進社區、走近零售戶,用專業知識傳遞法治溫度,用點滴善舉點亮人間煙火。
普法“茶話會”,開在百姓家門口
“雁小青”通過網絡直播講解真假煙鑒別技巧。郝敬帆攝
“您看這真煙包裝印刷清晰,假煙往往模糊、有毛邊。”工作人員手持真假煙樣本,正在向周圍的居民耐心講解。沒有嚴肅的會場,沒有枯燥的說教,隻有街坊鄰居圍坐一圈,端著茶杯、聽著講解、提著問題,像一場鄰裡間的“茶話會”。
這種“接地氣”的普法形式,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家門口的法治課”。王大姐笑著說:“以前覺得法律條款枯燥乏味,想學都學不懂,現在煙草局的同志用大白話講,還能現場看、動手摸,一聽就懂,一學就會。”
十堰城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青年志願者組成的“雁小青”團隊還開辟了線上陣地,他們化身“網絡主播”,通過直播平台講解真假煙鑒別技巧,解讀煙草政策法規。一場場生動活潑的直播,讓法治宣傳突破時空界限,飛入尋常百姓家。
網格化服務,細處見真情
員工們化身“宣傳員”“勸導員”“服務員”開展社區志願服務。郝敬帆攝
十堰城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推行“網格化+志願服務”模式,以基層“小網格”撬動城市“大治理”。志願者們定期下沉網格,與屬地社區共同開展“五亮五共”活動,主動亮身份、亮承諾、亮行動、亮擔當、亮業績,化身“宣傳員”“勸導員”“服務員”,為居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社區環境。
“雁小青”志願服務隊通過開展志願活動,幫助群眾實現“微心願”。他們手持工具,穿梭在大街小巷,清除“野廣告”,規范車輛停放,從清理衛生死角到勸導文明出行,從幫扶獨居老人到參與應急值守,一個個橙色馬甲成為社區裡最亮麗的風景線,也成了居民們最信賴的貼心人,他們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溫暖民心。
從客戶到伙伴,公益路上同行
如今,越來越多的零售客戶主動加入公益隊伍。通過“黨員走在前、客戶跟著上”活動,零售戶們不僅提升了經營能力,更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夕陽西下,普法活動、志願宣傳落下帷幕,人群漸漸散去,但那份溫情仍在街巷中流淌。明天,他們又將出現在另一條街、另一個社區,繼續用腳步丈量責任,用真心溫暖人心。
煙火巷陌,有人守候﹔車城大地,溫情長存。十堰城區煙草人不僅是市場秩序的守護者,更是社區溫度的傳遞者。在鋼與火的城市肌理中,他們悄然織就了一張溫情的網,讓這座城,更有煙火氣,更有歸屬感。(郭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