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山東齊河——

一個產糧大縣的糧食產后“減損賬”

王東輝 趙瑞華
2025年10月16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入秋以來,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陰雨天氣較多,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秋糧玉米收獲的進度。不過,家住齊河縣仁裡集鎮的種糧大戶李彬卻不再像前幾年那樣著急。因為距離地頭2公裡,就是仁裡集鎮糧食烘干服務中心。

  今年38歲的李彬是當地的種糧大戶,常年種植面積超過400畝。“烘干中心建起來后,每到糧食收獲季節,如果遇上陰雨天氣,就把收割下來的小麥、玉米拉到烘干中心烘干、儲存,再也不用擔心因沒法晾晒導致的壞糧風險。去年在那裡烘干秋糧玉米300噸左右,售糧價格賣到1.16元/斤左右,對比自然晾晒以及糧食霉變損失,相當於增收了2萬多元。”李彬說。

  齊河縣是全國產糧大縣,2024年全年糧食產量超150萬噸。2017年以來,隨著優質糧食工程的深入推進,齊河縣在著力提升糧食單產的同時,聚焦糧食產后減損,全域布局糧食烘干中心、健全完善糧食產后服務體系,精心算好糧食“減損賬”,為保障糧食安全筑牢“產后防線”。

  齊河縣綜合考量各鄉鎮(街道)地理位置、交通通達性、糧食產量分布、天然氣管道布局等因素,構建起“核心引領、多點聯動”的“一園多片”糧食產后服務體系:依托佔地40畝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打造1個縣域糧食烘干倉儲核心樞紐,在15個鄉鎮布局建設15個標准化烘干倉儲站點,糧食日烘干能力1.08萬噸,配套倉容19萬噸,形成覆蓋全縣糧食產區的服務網絡。

  齊河縣糧食保障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全縣16個糧食烘干中心提供糧食烘干、清理、儲存等服務,通過專業化的烘干設施,能夠精准將糧食含水率降至安全儲存范圍,從根本上解決農戶自行儲糧易霉變、陰雨天氣無處晾晒等難題。

  “從近幾年運營情況來看,我們每年糧食烘干、儲量在10萬噸左右,烘干以玉米為主、少量小麥,常年服務的周邊種糧農戶、合作社超過5000家,有效解決了周邊種糧大戶收獲期無處晒糧、糧食霉變難題。”齊源綠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糧食倉儲運營管理中心負責人孫洪曉說。

  “以2024年運營數據為例,按照齊河玉米畝產1200斤/畝來算,自然晾晒畝均損失量達60斤,而機械化烘干畝均損失量僅12斤,能夠實現畝均節糧48斤。”齊河縣糧食保障中心負責人表示。

  齊河縣持續完善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在全國產糧大縣中率先實現烘干倉儲設施鄉鎮全覆蓋,構建“地頭到糧倉”的直達通道,讓糧食收獲后直接烘干入庫,實現了糧食保質減損、農戶豐產增收的“雙贏”。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6日 13 版)

(責編:周倩文、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