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孝感市“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答卷”②

湖北孝感:實施科技強市戰略 工業經濟與產業創新欣欣向榮

2025年10月16日15:39 |
小字號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10月14日,湖北省孝感市“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產業創新專場發布會舉行。

“十四五”期間,孝感市堅定不移按照市委、市政府“123”工作思路推進新型工業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開展工業經濟“賦能挺脊”行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

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5%,年均淨增規上工業企業數100家,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投資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工業指標完成規劃目標,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產業體系實現集群突破。積極融入全省“51020”現代產業體系,深入實施產業倍增戰略,聚焦全市“4+2”主導產業,統籌“三線並進”,初步形成了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該工業類目齊全,體系完整,擁有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的33個,涵蓋31個制造業行業中的30個。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十三五”期間的15.7:39.2:45.1調整為13.4:41:45.5。2024年規上工業總產值位居全省第4位,孝感連續7年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全市現有1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和8個省級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孝感是全球最大的聯鹼生產基地、“中國紙衛品之都”和“中國服裝制造名城”,麻糖米酒城市產業名片不斷擦亮﹔“光、器、板、材、端”等光電子信息產業蓬勃發展,擁有全球最大的溫度傳感器供應基地,是“世界光谷”緊密協作區,正全力打造中國航天科創城、中國知谷和中部超算城。中部地區首個賽迪科創中心(孝感)建成運營。

智改數轉賦能創新賽道。深度聚焦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實施“技改提能,制造煥新”行動,技改投資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累計滾動實施技改項目1729個,撬動技改投資1000億元以上。深入實施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175家企業納入首批改造試點,2家企業入選國家5G工廠名錄,104家工業企業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証。

企業培育構筑興業梯隊。全面落實“321”工作機制,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優質企業培育工程和龍頭企業壯大工程,持續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矩陣。五年來,新增規上工業企業累計905家,總量達到1689家,今年底將突破1700家。全市規模過億元企業531家,佔規上企業總數33.4%。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0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5家、獨角獸后備企業44家。

綠色轉型繪就低碳畫卷。2024年,全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相較於2020年累計降幅為20.47%,超額完成了12%的規劃目標。累計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18家、省級綠色工廠50家、綠色工業園區1家。

行業治理優化協同格局。累計爭取國家級、省級各類專項9億元,獲批項目與爭資總額均居全省第一梯隊。累計為企業解決問題1872個,開展產需對接200余場。

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深入實施科技強市戰略,加強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3010家,較“十三五”末增長近7倍﹔高新技術企業1086家,較“十三五”末增長185%﹔科創“新物種”企業166家,規上高新技術企業達609家。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台160個,省市級新型研發機構268家,新型研發機構數量較“十三五”末增長332%。關鍵技術加快突破,累計實施中省科技計劃項目500多項。

金融要素賦能工業發展。2021年至2025年8月,全市新增工業貸款214.5億元。該市落地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17.6億元,帶動發放技改貸款30.2億元,金額居全省第三位。全市科技貸款年均增速超過20%,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排名全省第二位。(王德強 雷振林)

(責編:周倩文、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