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潛江:楚韻蝦香繪就文旅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曹禺故裡、水鄉園林、龍蝦之鄉……10月16日,湖北省潛江市召開“決勝收官‘十四五’謀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潛江這座充滿魅力的城市,高效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推動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呈現新氣象,正以嶄新姿態邁向“十五五”。
文化惠民暖人心,服務效能大提升
潛江市文化中心
潛江市持續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市圖書館新館、市博物館新館成為城市文化客廳。全市2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均達三級以上標准,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獲評湖北特級文化站。8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點綴城鄉,“播動潛江﹒文化驛站”等獲評湖北優秀案例。
潛江燈會
曹禺大劇院累計演出超500場,親民票價讓高雅藝術走進尋常百姓家。此外,潛江市還舉辦湖北省“非遺賀新春”啟動儀式等重要省級活動,常態化開展“潛江大舞台”“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村晚”等惠民文化活動1500余場,公共文化服務的溫度可感可及。
藝術創作結碩果,精品力作獲贊譽
革命題材花鼓戲《紅荷》進京展演並全國巡演,榮獲多項大獎。小戲《有愛才有家》、歌曲《打花哪吔》等作品也在各級藝術節上屢獲佳績。戲曲電影《河西村的故事》獲得第二十一屆世界民族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文化遺產傳承獎”。
第五屆中國(潛江)曹禺文化周
第五屆中國(潛江)曹禺文化周高水平舉辦,《雷雨》《日出》等經典話劇再度熱演,曹禺文化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發展放光彩
龍灣考古遺址公園成功躋身“國家隊”,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其展示利用項目還入選國家文化傳承發展“專精特新”工程項目庫。潛江市先后實施多個文物保護項目,加強紅色文物保護,順利推進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
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非遺保護傳承體系日益完善,潛江燈會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新增省市級非遺項目多項,項目名錄數量居全國同類縣市前列。浩口鎮獲評“全國非遺旅游小鎮”,龍灣鎮榮獲“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2025年1月,潛江市成功入選“中國文化百強縣”。文旅產業勢頭旺,融合發展活力足
“十四五”期間,潛江緊緊抓住“戲劇之都”和“中國小龍蝦之鄉”這兩張金字招牌,以文旅融合為核心思路,從“保護傳承、活動賦能、融合發展”三個維度發力,推動潛江城市文化品牌從“特色標識”向“產業引擎”跨越。
戲曲進校園
2024年,潛江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達43個,同比增長13.2%。2025年1-9月,接待游客738.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58.9億元,同比增幅均超17%。
潛江市深入推進文旅融合與品牌創建,成功創建國家A級旅游景區5家,其中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實現4A級景區“零的突破”。生態龍蝦城獲評“湖北省旅游名街”,拖船埠村獲評“湖北省旅游名村”。潛江“小龍蝦”主題交旅融合服務區成功入選全國交旅融合示范案例。
文旅形象更鮮明,城市魅力大彰顯
從返灣湖馬拉鬆的活力奔跑,到“潛江龍蝦”產業博覽會的產業盛典,再到曹禺文化周的好戲連台,一系列高能級活動的舉辦,擦亮了潛江的城市名片。創新舉辦“潛江龍蝦”電競嘉年華,打造全國首個小龍蝦主題電競文旅IP。開展龍蝦溯源直播,創下全網曝光量超1億的佳績。
“吃蝦賞花之旅”“蝦稻之鄉田園豐收之旅”等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返灣湖運動休閑旅游線路獲評全國體育旅游精品線路。
展望“十五五”,潛江市將大力實施文化創新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加快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為實現“千億突破、百強進位”目標貢獻更大文旅力量。(文/樊雲雲 王昂 圖/潛江市委宣傳部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