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社區工作者“大比武” 亮出服務民生“繡花功”

2025年11月15日11:04 |
小字號

11月14日,武昌群星劇場內熱潮涌動,加油聲與喝彩聲此起彼伏。“服務支點 先行有我”武昌區社區工作者技能大賽決賽在此火熱上演。楊園街道、徐家棚街道等7支代表隊展開“全能”較量。

本次大賽由武昌區委組織部、區委社會工作部、區總工會聯合舉辦,旨在以賽促學、以學促干,為社區工作者搭建一個展示風採、交流經驗、淬煉成長的“實戰舞台”。大賽全面檢驗社區工作者在政策理論、凝聚群眾、應急處突、資源整合等方面的“繡花”功夫,強力推動基層治理從“有解”向“優解”、從“有效”向“高效”躍升。自啟動以來,大賽瞬間點燃全區社區工作者熱情,線上知識競賽參與人數突破1600人,掀起火熱的“全員練兵”潮。經過初賽、復賽的激烈角逐,7支戰隊會師決賽。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在“項目大比拼”中,參賽隊伍依次登台,以生動演繹與真情講述,集中呈現基層治理創新實踐與豐碩成果。積玉橋街道、南湖街道聚焦“家園煥新”,發動居民共商共建,讓架空層改造、電梯加裝等民生實事落地生根﹔糧道街道、徐家棚街道深耕聯動共治,依托社區合伙人、“三方聯動”等機制,破解資源整合、物業矛盾等難題,實現治理從“單打獨斗”到“協同作戰”的轉型﹔黃鶴樓街道營造“民生煙火氣”,促成商戶與居民的“雙向奔赴”﹔水果湖街道巧用社區基金,撬動多方資源共建公益家園﹔楊園街道運用“三個一點”工作法,搭建政企社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每一個項目都直擊治理痛點,凝聚著一線工作者的智慧與汗水,贏得滿堂彩。大賽間隙設置的有獎互動環節,更是點燃了全場熱情,居民代表和社區工作者們踴躍搶答,答對題目即可獲得曇華林文創產品,台上台下熱烈互動,讓政策知識與治理理念在歡聲笑語中深入人心。

“實景大考驗”環節直面基層“第一現場”,晉級的5支隊伍現場抽簽,應對鄰裡糾紛、突發事件等高頻棘手難題。選手們沉著冷靜、見招拆招,結合豐富的一線經驗,提出務實管用的解決方案,展現了過硬的臨場應變與專業素養。

“巔峰大對決”環節的搶答賽更是緊張激烈,圍繞政策理論、黨務工作、民生服務等內容的10道題目,考驗著選手的“最強大腦”和“閃電手速”,兩隊在搶答中你來我往、分秒必爭,現場氣氛燃至沸點。

經過多輪鏖戰,徐家棚街道代表隊奪冠,糧道街道、水果湖街道代表隊榮獲二等獎,楊園街道、積玉橋街道、黃鶴樓街道、南湖街道等4支代表隊獲得三等獎,中華路街道、紫陽街道、白沙洲街道、首義路街道、中南路街道、珞珈山街道獲得優秀獎。10名選手憑借線上答題的優異表現獲評“個人賽十佳”。

評委代表、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任敏說,社區工作正如“繡花”,既要於細微處見真章,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更要能以點帶面,將一個個小問題的破解升華為治理創新的“大文章”。

武昌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大賽絕非終點,而是社區工作者淬煉成才、揚帆起航的新起點。武昌區將持續深化“種子培育計劃”,健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通過培訓交流、名師輔導等舉措,讓更多社區工作者在基層治理的廣闊天地中,施展“大作為”、干成“大事業”,不斷提升治理效能,為支點建設和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力與創新動能。(文/圖 庹瑋)

(責編:周倩文、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