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高校教师组建志愿团队坚守战疫一线

2020年02月16日17:57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志愿者工作让我温暖又充满力量。” 2020年这个超长寒假,武昌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罗霞老师除了照常备课、准备网课外,可一刻儿也没闲着。她通过同事常何老师的介绍,自愿加入生命阳光救援中心,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从1月29日志愿者团队组建以来,她一直与志愿小组的20名“战疫”战友们,连续奋战了近20天。

10分钟组建的“战疫”志愿者小组

罗霞所在的志愿者团队是“生命阳光救援中心武汉市社区防疫物资需求信息对接志愿组”(以下简称“物资需求对接志愿组”),是一支活跃在武汉各大社区的“战疫”小分队。

而她的“战友”兼小组负责人常何老师是她的同事,两人均在该校主讲大学英语课程。常何自2019年5月加入武汉市武昌区生命阳光救援中心,成为了一名志愿者。2020年1月,该中心看到日趋严峻的疫情以及社区居民配套生活物资的困难,公益前辈们在群里纷纷表示“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都想为这次疫情阻击战献出自己的力量。有感于此,她主动请缨,发起并成立了这个“物资需求对接志愿组”。

“发起成立这个小组是在1月29日半夜23:50许。”常何告诉笔者,“太令人意外了,没想到召集令发出仅10分钟,21人的团队就集结完毕。”

据常何介绍,小组成员,除罗霞和她本人是武昌工学院教师之外,还有一名是正在前线发热门诊收治病人的武汉市三医院烧伤科医生罗龙军,其他16名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他们都是“生命阳光救援中心”内的志愿者。

妈妈参“战”,女儿很傲娇

“战‘疫’是每个人的事,比起一线的人员来说,我做的并不算多。”罗霞说,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武汉度过这次难关,自己自然不能落后。

“我骄傲,我自豪,我妈是志愿者。”罗霞十岁的女儿称,自己马上就10岁了,学习上能自主完成,爸爸负责家务,家人都积极支持妈妈做战“疫”志愿者。

“有时候看到医院一线人员急缺物资,干着急使不上劲,会急的掉眼泪。”罗霞称,自己每天都会在线处理各类捐赠事宜,遇到紧急求援和募捐信息时,自己会非常焦虑,这时,队友们都会尽自己所能联络并提供一切有效信息来尽可能快地补充供给。

“在整个工作中,我们整个团队秉持的态度就是快、狠、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物资配捐给最需要的人。”常何称和时间赛跑是他们这个21人团队练就的“必杀技”。

21人小组的“能量”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速度之快让我们措手不及,最开始因为没有统一的组织调配,不少作为医生、老师等抗疫志愿者们都是自己联系搬运物资和寻找捐赠方,我们成立小组之后就大大地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谈及当初组建21人团队的初衷,常何难掩自豪。

“在最开始不少捐赠者弄不清捐赠要求,只知道手里有东西要给一线人员,却不知道该与谁对接,这都需要我们来一一沟通与协调。”常何告诉记者,最开始她所在小组负责武汉市60多家定点医院的物资调配,经常有捐赠方手中有物资,受捐方也急需,但双方缺乏配捐渠道

“可别小看了我们这个只有21人的小组。”常何说,“我们是连接捐赠组与物流组的中间环节,有捐赠者表明捐赠意向,我们就帮助他们协调物资,确保他们的捐赠物资能第一时间到达防疫一线。”

“边工作,边梳理。”“物资需求对接志愿组”经过分析发现,社区也是防疫的关键一环,该小组便主动承担了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群众社区的防疫物资需求信息搜集与对接的工作。

常何表示,小组工作很繁杂,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每一笔物资到达时,协调各组人员进行防疫物资的信息登记与安排出库,与各个社区进行对接了解社区物资储备,了解独居老人生活起居情况。”

据了解,该组成员所有的对接信息,都是小组成员群策群力,通过官网等渠道人工搜集整理而来。而每晚,他们都会将信息汇总后发到群里,并安排规划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和步骤。

“我们的仓库都是由志愿者们捐献的他们自己办公的地点改造而来的,所有捐赠物质均需入库清点登记。” 首先联系各个社区卫生院,询问所需物资情况,再在武汉市卫健委的指导下按需分配,并实时跟进物资配送进度进行登记,做到每一个环节公开化与透明化。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罗霞说。(雷蕾 陈紫琪 李锦)

(责编:张隽、关喜艳)

图说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