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视障脱贫户争当志愿者 将村民“画像”刻进心里

2020年05月09日12:33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5月5日,王绍亮逐户上门测温(宋亮 摄)

人民网武汉5月9日电 “老韩,扫下健康码,量个体温。”5月7日上午,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街陈家冲大队北陈家冲村卡点,56岁的志愿者王绍亮远远“看”到村民韩孝典走近,赶忙提醒。

因幼年时双眼视网膜脱落,王绍亮被评为一级残疾,即使只能辨认七八米距离内的人或物体轮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主动报名参加大队志愿者行动。在坚守卡点近百天,用心将村民“画像”牢牢“烙”进了的脑子里。

110余村民“轮廓”被刻进了心里

“我家脱贫全靠政府和大队帮衬,特殊时期就应该出一份力。”疫情期间,王绍亮主动报名参加大队志愿者行动,在村口卡点参与值守工作。

刚开始,视力也确实给王绍亮造成了不便,“光线不好时,要走得很近才能认清楚人,容易耽误事。”

尽管乡邻们都很理解配合,但王绍亮还是憋着一口“气”,下决心克服视力障碍:休息时间,他留心观察每位乡邻的身形轮廓特征,甚至走路姿势,为每个人“画像”;值守时,他努力记住进出人员的衣着特点,以及驾驶的交通工具颜色、声音。

半个多月后,全村78户,110余位村民的“个人特征档案”被王绍亮牢牢“烙”进了的脑子里。如今,即便隔着老远,他都能准确叫出每个村民的名字,“哪怕只看走路的样子,我都能知道是谁。”

脱贫不忘感恩 勇救落水村民

年过半百为何还要“折腾”?王绍亮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能忘报恩。

此前,王绍亮由于丧失劳动能力,家里全靠妻子“挑大梁”。虽然几年前妻子有了退休金,两个儿子也陆续外出打工,但日子还是过得很拮据。2016年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对象后,区里、街道和大队的扶贫干部就成了王绍亮家里的常客。“左右乡邻平时都很照顾我们;扶贫干部也经常来串门,开导我要积极乐观,还送来各种生活物资。”王绍亮说。

为使王绍亮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去年9月,结对帮扶干部、陈家冲大队党支部书记吴磊经多方联系,将其介绍到区内一家民营企业,做些力所能及的杂务,每月固定工资1750元,还缴纳社保。此时,王绍亮和扶贫干部心里的石头,才算是彻底落了地。

王绍亮的小儿子回家过年后一直滞留在村内,在王绍亮的鼓励下,小儿子也在2月中旬成为了大队志愿者,先后在陈家冲还建小区、仑河等卡点值守,直到4月底复工后才回厂上班。

4月9日,王绍亮和同事一起救出落水母女(宋亮 摄)

值守期间,眼睛不好的王绍亮还当过一回“拼命三郎”。4月9日下午,村民孙红艳驾驶电动三轮车带着5岁的女儿下田劳作。出村湾卡点后,因操作不慎,车身翻落路边水塘,值守的王绍亮和同事陈运良立即冲过去救人。把孩子救出后,王绍亮纵身跳进冰冷的水塘里,将孙红艳也救了起来,“救人要紧,没时间考虑自己眼睛不方便。”

陈家冲大队党支部书记吴磊介绍,近年来,街道、大队与区内对口扶贫单位密切配合,通过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包括王绍亮在内的15名扶贫对象在去年底前全部“摘帽”。疫情期间,很多脱贫户挺身而出,为当地防控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周雯、宋亮、王静)

(责编:周恬、关喜艳)

图说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