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 885万名注册志愿者活跃荆楚

2020年12月16日07:29  来源:湖北日报
 
原标题:885万名注册志愿者活跃荆楚

  阅读提要

  志愿者用爱心凝聚的光焰,照亮城乡社区基层的角落。

  志愿服务工作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体现了社会的温度、体现了市民的精神高度。

  “您好,请扫健康码!”这是参与小区疫情防控的志愿者;

  “请您在这边刷身份证进站。”这是交通窗口的引导志愿者;

  “奶奶,我们陪您过重阳节!”这是社区里的助老志愿者;

  “孩子们,现在上课了!”这是大山里的支教志愿者。

  他们,是你我身边的最美风景;

  他们,用爱心凝聚的光焰,照亮城乡社区基层的角落。

  志愿服务工作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体现了社会的温度、体现了市民的精神高度。

  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大力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水平显著提升,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形式多样,全省注册志愿者达885万人

  “明天早上7点半,万寿桥江边捡垃圾,请大家注意自身安全。”12月12日,宜昌市民李年邦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义务清理长江边垃圾的信息。

  “参与的市民越来越多,垃圾越来越少,宜昌江滩漂亮干净!”李年邦说,2015年11月至今,每个周末和节假日,他们风雨无阻地在长江边捡拾垃圾,成为峡江畔一道独特风景。

  李年邦还有一个身份,“三峡蚁工”环保公益组织的志愿者。

  像李年邦一样,我省注册志愿者已达885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达3万多个。

  志愿服务不仅成为越来越多湖北人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更成为湖北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省形式多样的志愿团队已渗透到社会公共服务方方面面。

  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集结省内88所高校近300名心理健康专家,面向全社会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全省285个乡镇(街道)社工站、1589个社区(村)社工室,搭建基层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动平台,为居民提供各种专业服务。

  在公共文化场馆,以及80%以上的A级景区,1万余名文旅专业志愿者,用实际行动感染游客自觉践行“带上文明去旅行”。

  通过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和产业工人示范培训基地创建,志愿培训职工达41.4万人次,为提升职工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志愿汇”为平台,引导更多青年加入志愿者行列,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

  擦亮品牌,打造志愿服务高地

  今年是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在贵州支教的第16年。

  2003年,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本禹赴贵州山区支教。2005年,该校成立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

  10余年里,从一个本禹到一群“本禹”。

  在贵州大山深处,160余名大学生16年“爱心接力”,把“山洞小学”建成温暖的家;

  在湖北建始县脱贫攻坚一线,博士服务团服务农民播种、养殖,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在武汉市盲童学校,红杜鹃爱心社的队员悉心陪伴,为盲童打开“看”世界的窗口……

  目前,我省创建182支省级“本禹志愿服务队”,参加人数超过13.2万。

  坚持项目牵引、品牌引领,我省涌现出一批事迹突出、群众公认、影响广泛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形成志愿服务高地。

  武汉理工大学郎坤志愿服务队,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自护教育、亲情陪伴、感受城市、素质拓展等特色志愿服务。8年来,累计开展1500余次关爱行动,陪伴农民工子女一同成长。

  襄阳草草义工协会,常年开展“周末爸妈”孤残儿童亲情抚慰、“爱之翼”山区助教助学、关爱抗战老兵等10多个服务项目。

  黄石市下陆区“烛光行动”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两代人”之间传递“亲情”的“烛光行动”,为失独老人送去温暖。

  关爱社会,燃烧自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志愿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志愿服务是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

  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全省各级文明办联合组织、团委、民政、妇联、工会等部门,动员120多万名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为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声招募,武汉市2.3万余名青年志愿者迅速集结,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青春力量。

  下沉社区,省直机关近3万名党员志愿者,担当政策宣传员、信息采集员、群众服务员,撑起社区防疫网。

  主动请缨,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坚守乡村疫情防控卡口,成为防疫一线的生力军。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纳入“1+1+N”政策体系,对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新使命新担当,学雷锋志愿服务在新时代有新追求。

  组织领导体系不断完善——

  建立志愿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发挥文明办牵头协调作用,落实成员单位责任,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健全“党建+志愿服务”机制,将志愿服务作为城乡基层党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双向融合。

  筹资机制日益创新多元——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向志愿服务开放公共服务事务,筹备成立省级志愿服务基金会,大力推进公益创投和公益创业,拓展志愿服务经费项目投入渠道。

  激励表彰制度逐步健全——

  建立激励嘉许制度,完善星级认定、服务回馈机制,对服务基层两年以上的优秀志愿者,在乡镇(街道)公务员招录、基层事业单位和社区工作者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强化志愿服务正向激励。

(责编:张隽、关喜艳)

图说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