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党史学习“有滋有味” 服务民生“有声有色”

【查看原图】
周立连与村干部一起卸下旧的警告牌。刘珍摄
周立连与村干部一起卸下旧的警告牌。刘珍摄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2021年04月09日12:16

“自古流传棺木岩,鸟鸣猿啼动人怀……”在湖北省秭归县九畹溪镇峡谷中,有一座约700米高的岩壁,在距地面约六、七十米的半腰中放着七具悬棺,当地人称这个地方叫棺木岩,这首民谣唱的就是这个地方。

棺木岩位于国家4A级景区——“中华第一漂”九畹溪漂流探险旅游区河道中下游,也是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离悬棺百米处有一座悬索桥,是两岸村民生产生活必经之路,在漂流时节,还是游客上桥欣赏棺木岩风景、在桥边采购农特产品的绝佳位置。

“以前桥面的好多木板都烂了,桥下河流湍急,我们只敢踩着中间的钢丝小心翼翼通过,现在可以大胆往前走了!”村民周立会干完农活,从桥对面信步走来。

周立会住在离棺木岩桥约300米处,在桥对面山上种有两亩多柑橘树,五六亩红薯、玉米等农作物,干农活、摘蔬菜都要从棺木岩悬索桥经过。“现在桥修好了,以后过来观光的游客会更多,我的土特产就更好卖了,我家的3层楼房还可以改造成农家乐!”周立会对以后的日子十分憧憬。

在此之前,由于村里资金不足,以前每次维修只能将坏掉的木板换掉,经年累月,木板严重腐烂,钢丝绳生锈。不仅群众出行不便,一些游客也喜欢在悬索桥上玩耍,安全隐患较大。

“今年全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村里开会说悬索桥的维修将被纳入办实事范围,我在会上听到后很激动。”中阳坪村65岁的老党员周立连介绍说。

在九畹溪镇,存在安全隐患的悬索桥有三座,包括王家坪悬索桥、青山悬索桥和棺木岩悬索桥,均在中阳坪村,分别建设于1978年、2003年和2004年,服务两岸300多居民生产生活。多年过去,桥梁维修势在必行。九畹溪镇党委、政府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坚决把解除桥梁安全隐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头等大事,经过多方筹资,启动了悬索桥维修工程。如今,三座桥都换上了防腐木板,主钢锁进行了加固,安全扶手做了除锈处理,所有的金属部位都涂刷了防锈漆,三座崭新结实的桥梁横跨河道两端,架起了干群“连心桥”、群众“致富桥”。

为了确保居民过桥安全,引导过路行人和游客文明用桥,并且加强悬索桥的安检和维护,三座桥上都设置了文明实践岗,计划吸纳志愿者,打造党员维护示范桥。周立连听说后立即报名,成为棺木岩悬索桥的党员志愿者,“能够为维护桥梁、保障群众安全出一份力,我觉得这是一名党员、一名志愿者的荣光。”

4月8日,雨后天晴,周立连来到新维修的棺木岩桥头,查看连日雨水后桥梁安全情况,并与村干部一起卸下了一块旧的警告牌,上面写着“软桥老化,仅限一人通过”。“现在我们七八个大老爷们一起通行都没问题,质量杠杠的!”看着眼前的新桥,周立连高兴地合不拢嘴。

当天中午,在王家坪悬索桥,中阳坪村纪检委员、党员志愿者邓言军正与工人一起设立文明实践岗和党员维护示范桥的站牌,看着站牌上责任党员、志愿者处写着自己的名字,邓言军伸手把名字擦的锃亮。“党史学习教育,归根到底是要为民服务办实事,党委、政府对我们村的三座桥进行了维修,就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邓言军说,“作为党员、作为村干部,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身体力行为群众服务。”

近期,全县还聚焦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残疾人员等10类特困群体,深化拓展“微心愿圆梦”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县卫健局“康乃馨”志愿者帮助失独家庭“父母”采茶,县文化馆“文润乡土”种文化走基层主题活动将舞蹈培训课开到村落广场,团县委将青春盲盒送到50名困境青少年身边……

据了解,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秭归县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聚焦解决民生实事,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学习党史同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让党史学习“有滋有味”,让服务民生“有声有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刘珍 简飞月 朱贇)

分享到:
(责编:周恬、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