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武昌公安“五巡叠加”织密社会面立体防控网络

“我要报警,柜台有位老人非要给陌生账户转账......”
“把老人稳住,我们马上到!”
10月31日上午,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的一家邮局内,老人执意要给陌生账户汇款3.7万元,银行工作人员觉得可疑果断报警,正在附近巡逻的水果湖警务站民警高剑飞车组接到指令后3分钟赶到现场,当场拆穿了骗子的伎俩,成功帮老人拦截下一起电信网络诈骗。
快是能力,是保障,更是担当。今年以来,武汉市公安局坚持一体推进打防管控建,着眼构建“立体、智能、专业”的巡防快反体系。武昌区公安分局紧抓社会面防控这个“牛鼻子”,大胆探索建立守巡、驻巡、步巡、联巡、协巡“五巡叠加”机制,打造“统一指挥、联勤联动、全面覆盖、协同有序”的快速反应模式,用立体巡防“组合拳”推深做实“1、3、5分钟”快反圈,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平稳。据统计,今年以来,武昌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9.7%。
武昌区公安分局开展社会面巡防。
紧盯重点筑牢堡垒
像高剑飞车组这样的巡控单元在武昌区的大街小巷共有92个。他们划分包保区、明确责任段,落实责任人,紧盯学校、医院、商场、车站、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各类突发警情。
巡逻民警在商圈外执勤。
10月24日一大早,武昌区白沙洲大道武泰闸市场外,一男子拦下巡逻的警车报警。“警察同志,我们市场一家商户发现有疑似盗窃人员。”站前警务站民警汪文涛和辅警吴振杰立即下车冲进市场,在蔬菜区发现一男子正抱着三箱辣椒出来。
“就是他!”民警立即将嫌疑人蔡某控制,人赃俱获。
“晚上我们重点加强万隆广场的巡逻,清晨则重点关注武泰闸市场。”民警汪文涛介绍,在白沙洲大道上,大型商业体和农贸市场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每天的巡逻工作会随着市民的活动重心动态调整。
据了解,除了设置巡控单元外,武昌警方还依托全区警务站、派出所、交通中队等派驻单位,常态化组织108名民警24小时驻守待命;针对武昌火车站、长江隧道、城市广场等重点部位快速反应,通过92个巡控单元“守巡”和36个快反点“驻巡”,进一步提升对重点部位的掌控能力,让违法犯罪“进不来、干不成、跑不掉”。
一警多能多维覆盖
强力震慑犯罪,及时提供帮助。武昌警方始终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最大限度将警力摆上街面,用车轮加脚步全方位巡控,全力覆盖城市的“主动脉”和“毛细血管”。
“警官,我发现后面巷子里有人疑似在偷电瓶。”10月17日下午,交警陈顺稳和汉警块骑队员殷奇在丁字桥路巡逻时,接到一位热心市民现场报警,民警立即跟随前往处置,在小巷内将正在盗窃电动自行车电瓶的男子马某抓获,现场查获来路不明的电瓶4个。
“我们现在的日常巡逻模式有了新变化,驾驶摩托车会在辅道慢行。”殷奇介绍,如今,汉警快骑巡逻时会有意降低车速,更贴近人行道,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快发现问题,更方便群众现场报警,并及时处置。
汉警快骑车组在洪山路巡逻。
据了解,今年9月以来,按照分局优化巡逻防控工作统一部署,武昌区交通大队对巡逻勤务实施改革,在水果湖地区率先启动网格化勤务管理,将4条南北向道路划分为3个网格化巡控区域,每个区域落实4名管控警力,充分发挥“汉警快骑”机动性强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对各类警情的快发现、快报告、快判断、快决策、快调警、快处置。
近日,该区交通巡控网络26个区域、123条线、185个点相继开启这一勤务模式。
武昌区交通大队机动中队队长王波表示,汉警快骑除了担负处置交通事故、查控交通违法外,还承担治安、求助类警情的接处,9月以来,汉警快骑机动队员已参与处置交通、治安类警情600余起,该区已形成路面治安、交通一盘棋格局。
今年国庆期间,“00后”新警王子月一直在汉街巡逻,她说,自己在人流中巡逻会时刻警惕,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即走上刑警岗位做好充分准备。武昌分局政治处民警项天宇在国庆节当天晚上,在粮道街开展步巡勤务,捡到一个学生证,他们通过多方联系,最终送还到华中科技大学王同学手中。
10月6日,“武汉城市留言板”收到了武昌区一位老人的表扬信。民警文耀东、卢柯和廖天翔在10月3日上午的步巡勤务中,帮助了一对不会使用手机购买火车票的老人,从账号注册、在线选座、网络支付等各环节民警都耐心指导,最终帮老人解决了难题。
民警在汉街巡逻。
据了解,在节假日和重点时段,武昌警方每天共安排334名来自分局机关和派出所的民警,组成107个步巡小组,在昙华林、大成路、户部巷等36个重点繁华区域开展着装巡逻,成为了市民身边一道靓丽风景线。
10月以来,该分局在原有12条步巡线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增加了95个步巡小组,其中包含80名集中管理的新民警。
当问及常态化步巡机制如何保障时,武昌区公安分局巡逻大队大队长苏峰表示,警方已着手培训一批快反队员,填补新警奔赴各自岗位后的空缺,并根据警情规律针对性做好步巡常态化。
“我们通过车巡、步巡等多种方式结合,进一步减少巡逻死角、防控盲区,凸显震慑,彰显服务。”苏峰说。
多方联动群防共治
10月17日0点50分,电台急促的调警指令打破了凌晨的寂静:一名网逃人员入住八一路某快捷酒店。正在八一路执勤的交巡连勤执勤组接到指令后迅速整装出动,10分钟后就在酒店六楼房间内将嫌疑人黄某控制。据了解,黄某因诈骗被江夏警方列为网逃,令他没想到的是,刚放下行李就被民警查获。
10月9日早8点,外卖员张先生所驾驶的电动车停放在大东门时被盗,好在电动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张先生发现电动车位置停在了武昌区栅栏口附近。他立即向路口执勤交警王丰报警求助,民警迅速排查找回失踪车辆,将盗车嫌疑人控制,并移交紫阳街派出所处理。
驻区特警在校园外执勤。
在户部巷,民警加武警巡逻成为标配;在洪山广场,武昌分局民警和地铁派出所片警同时出击;在夜间路面临检卡口,交警和警务站巡警联勤联动,上半夜查盗抢骗、刀赌毒等刑事、治安违法,下半夜查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并从分局层面出台《交巡夜间联合巡控勤务工作方案》对机制进行固化。
在武昌火车站区域,快反警力、路面交警、派出所民警、警务站巡警、驻区特警、轨道片警、执勤武警“七警种”联勤联防,在处置复杂警情时,多警种协同的优势更为凸显,让管理效能更立体化。
此外,武昌警方还依托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设置22个网格化视频巡控区,在大型活动场馆、公共休闲场所、社区背街小巷、警情高发部位,实现24小时盯防。空中“鹰眼”已成为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无形保护网。
城市的平安,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的支持和参与。
今年7月下旬,在武昌东亭小区,“七宝”社区巡逻队向东亭派出所社区民警雷亚红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黄鹂路一幢私房住户行迹可疑。雷亚红迅速带领警情前往核查,发现付某消瘦无精神,可能存在吸食毒品的嫌疑,最终尿检阳性。
“在我们社区,正是有巡逻队员的志愿参与,平安和谐的小区环境才能长治久安。”雷亚红表示,社区“找堵防”他们功不可没。
雷亚红和七宝巡逻队在一起。
据了解,像“七宝”社区巡逻队这样的居民自发组建的创平安队伍在武昌区有100余个,他们帮助民警,把平安触角延申到社区的各个角落,充分发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快速处置”的作用。
如今,武昌警方还通过广泛发动辖区党政机关、街道社区、业务部门、行业平台,和社会各界“加好友、建组群”,打造出“全民行动”的平安网络新格局。
“点上守得牢、线上巡得勤、面上控得住、重点管得严。”武昌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卞鸿飞、徐飞、高梓健 图/孙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