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湖北竹山县“十星级”文明创建催生文化自觉

2023年11月27日11:08 |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小字号

竹山县十星展览馆。向继华摄

竹山县十星展览馆。向继华摄

今年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开展以“十星级文明农户”为主的十星系列创建活动第30年。30年来,根据形势变化和群众意愿,县文明委先后设星调星17次,尽管激励群众创十星的手段随着政策条件的变化总体有所弱化,但“十星级”系列创建活动依旧风生水起,群众对十星的热情却丝毫不减,这是为什么?

行走在竹山城乡,能深切感受到“十星”文化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成为人民群众最自信的民风民俗;“十星”创建如星火燎原、微光成炬,不仅在竹山各行各业开花结果,催生乡村振兴的一派生机,在中国广大农村也呈现一派浩瀚星空。

在走访交谈中,笔者从“十星光荣”这几个最朴实的字眼中找到了答案。“十星光荣”犹如信仰之基、精神之钙,已经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心中, 成为群众最广泛、最持久的价值追求!

竹山县村民在加工绿松石。

竹山县村民在加工绿松石。竹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化认同:星星知我心

幢幢乡村别墅鳞次栉比,条条平坦道路纵横交错,盏盏路灯整齐排布……今日的竹山县罗家坡村旧貌换新颜。1993年至今,从“精神乞丐村”到全国文明村,从偏僻落后小山沟到“十星”文明发祥地,从“一切向钱看”到都是“追星族”,罗家坡村无声诉说着“十星级文明农户”根深源长和民心归向。

“争得十颗星,荣耀满门庭;丢掉一颗星,无脸见乡亲。”这首源自罗家坡的民歌,唱遍全县244个村(社区),唱了30年而不过时。

刚刚落成于罗家坡村的“十星级”文明创建展览馆里,“万丈深渊”“颠倒村庄”和1989年人民日报《腰缠万贯的“精神乞丐村”》报纸墙再现了当时村民因为绿松石一夜暴富后跌落精神陷阱的场景。这既是“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由来,更是对群众进行警示教育的重大历史教材。

罗家坡文化广场的8根文化柱上,攀星、讲星、话星、创星、评星、梦星、授星、用星的浮雕,生动讲述了十星的创建过程和文化内涵。

“当时‘十星户’可比‘万元户’还光荣!”年近耄耋的张永刚回忆起“十星”初创情景依然眼中有光。作为“十星”创建的“首创者”“亲历者”,在他记忆中,村里“借星娶妻”“杀鸡争星”“戒烟创星”“和解夺星”“哑巴争星”等生动、真实的争星、创星故事都是“十星”创建群众基础深厚的最真实写照。

十星创建的早期,计划经济背景下,“十星户”享有招工、转干、入伍方面的优先,还能享受公用工、“三提五统”减免等“硬实惠”,是调动群众争星的重要“外因”。

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乡村两级可用于激励群众创星的手段逐渐弱化。乡村开评星会让“十星户”披红戴花领“十星牌”,通过“十晒十比创十星”对十星示范户进行精神激励。2011年开始,县里每年对十星示范户、十星示范村分别给予500元十星文化楹联、5000元现金奖励。如今,部分示范村对“十星户”、十星志愿者实行积分兑日用品。这些份量不高的激励方式,并没有减弱群众追星的热情。

十星创建30年,精神的“含金量”始终是群众最在乎的“内因”。在很多群众的眼里,争荣誉受教育强素质能进步比得奖金更重要。十颗金星,从十个方面囊括了“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也迎合了“十全十美”这一传统价值追求,像一个火把,始终在点燃群众崇德向善的文化觉醒。

“十星级”文明户评选。

“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竹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化自信:星光伴我行

2019年,竹山县成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当年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信息系统注册的十星志愿者超过6万人。

“四面山峦叠嶂,眼前翠叶绵延。云梯缓步接云天。几丝风拂面,一路笑声喧……”近日,得胜镇大桥村女农民诗人杨慧在朋友圈用诗词向大家分享了家乡美景,引来一片点赞。杨慧家自2002年开始连续21年获评“十星户”。怎样为当地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作贡献?她和另外24个搭档既是当地“稻香诗社”的成员,也是得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艺志愿者。农闲之余,她们围绕茶叶产业、十星创建、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创作主旋律诗词作品超过3000首,在当地广为流传,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的文化铸魂作用。

竹坪乡十星示范户中,56岁的周承志和82岁的师傅陈中祥,把几近失传的皮影发扬光大,他们用古老的腔调和光影,新唱党的路线方针,讴歌新时代新生活,赢得群众热捧。

被《人民日报》等媒体誉为“深山歌王”“深山百灵鸟”的全国文艺志愿者、中国好人王义富,是“十星歌”的首唱人,这一唱就是40年,如今71岁的王义富仍乐此不疲。40年来,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地域文化和党的创新理论,歌声漫过全县乡村、学校、机关和企业,成为45万追星族永不过时的“草根歌星”。

活跃在竹山城乡的文艺志愿者达数千人,还涉及书画、剪纸、收藏、武当武术等多个领域。

30年的创星实践中,“十善十美,十星光荣”的价值理念融汇成45万竹山人共同的文化基因。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刘学举40余年先后将11位孤寡残老人接到自己家里赡养。王焕云、周丽、马蓓等一大批中国好人、荆楚楷模化身“十星”形象大使。讲“十星”、评“十星”、比“十星”成为一种最普遍的文化现象。群众参评度始终稳定在95%以上,“十星文明户”占比突破65%。

在竹山一中食堂的20多个窗口,十星窗口排队买饭的学生明显多于非十星的窗口。在张振武小学,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光荣的小红星,方方面面都拔尖的“十星级学生”更是大家心里最耀眼的星星。

“十星级”文明商铺、“十星级”文明企业、“十星级”出租车、“十星级”企业员工、“十星级”党员……从“一星点亮万家灯,十万农户追十星”,到“人人都是文明实践者,家家都有十星志愿者”,各行各业,十颗金星犹如十盏明灯,点燃竹山城乡的四季烟火,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奋斗日常!

“十星级”文明户评选。

“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竹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化自觉:星梦向复兴

2022年初,竹山县推出“十星促五兴”重大决策部署,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竹山样本”,将“十星”创建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密切对接、兴呼星应。

“诚信经营是电商的生命线……”在罗家坡村文明实践站,土生土长的“星三代”张磊,正在给村里的年轻人传授电商经营知识。作为麻家渡镇绿松石行业商会会长、“石善石美”志愿服务队队长的他坦言,能成为全县“十大电商人物”离不开“十星”文化的滋养和引导。谈起“十星”对自己的影响,他说,“致富星”树立事业追求,“科技星”奠定事业基础,“诚信星”融入经营理念。

张磊的爷爷,曾是80年代的村支书,在早期十星创建时,就将“忠厚做人、诚信创业”作为家训代代传承。全县像张磊这样把诚信、文化和科技融入产业发展的乡土人才有5万余人。在十星文化的滋养下,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水乳交融。

不久前,宝丰镇龙井村在实施国家“中彩”项目中巧用“十星”创建工作法,以“星星代表我的心”的方式,为要实施的“中彩”项目投票献计、推动建设。30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以“十星”创建为抓手,先后破解了移民搬迁、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等发展过程中诸多的难题。

“十星是个宝,用好了就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擂鼓镇西河村党支部书记向继明说。该村将“十星级”文明村、文明户创建与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群众自己动手美化家园、能人返乡创业、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的热情空前高涨,景区进村、生态入户、文明入心带来的是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十一期间,官渡镇桃园村旅游合作社武陵峡景区接待游客1.6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0万元,同比增长30%。

“我们探索了‘村社合一’模式,在村级党组织的带领下,村集体、合作社和社员各出其力抓旅游取得显著效果。合作社经营所得利润20%上交村集体、30%作为合作社发展基金、50%分给社员农户。如今,不仅参与的群众致富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了37万元,6年前我们村的集体经济还是零收入。”竹山县官渡镇桃园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高兴地说。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竹山县将产业发展、共同富裕纳入“十星级文明村”评选标准,集体经济空壳村不得获评十星等否决条件,鼓励各村成立产业协会,推动“十星”元素融入产品品牌建设。目前,培育县级以上十星农民合作示范社72家、示范家庭农场28家,诞生了“十星红”茶、“十星”面条、“十星”农家乐等一批知名品牌。

“十星促五兴”让乡村振兴路上捷报频传,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茶业科技助农示范县等一系列“金字招牌”,无不彰显“十星”创建的伟力。

“‘十星’创建之所以被群众接受、被社会认可,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普适性、引领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农民乐于创、干部乐意抓、上下能联动、价值易衡量。”多年致力于“十星”文化研究的竹山县文明办工作人员严耀琴介绍说。

走过三十年,“十星”创建因植根人民、尊重人民而永葆生机,因与时俱进、久久为功而历久弥新,这一“传家宝”在新时代更加生机勃发、活力无限。

从“来自基层的伟大创造”“辉煌荆楚60名片”到中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竹山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竹山样本”,十星创建必定一路星光一路歌!(党时轩、卢波、李永芳)

(责编:郭婷婷、张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黄石磁湖电厂:推动区域能源绿色转型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磁湖电厂已接入湖北虚拟电厂管控平台,目前已签约33家资源主体,可调节资源约226兆瓦。6月底上线以来进行了两次模拟调峰演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