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山:石门开出幸福花

“这路加宽刷黑了,真好!”12月6日,住在湖北通山县石门村主干道边的村民在家门口看着工程车、压路机有序施工,不由得发出感慨。
湖北通山县石门村长夏畈至朗口道路老旧村级路宽3.5米,是村民运送蔬菜和出行的重要通道,因年久失修,路面多处破损。收获季节,村民将种植的蔬菜瓜果采摘好后,收购商贩的卡车却开不进来。
狭窄坑洼的道路给村民出行、蔬菜运输带来极大不便,也制约了该村的经济发展,改善道路交通成了百姓心心念念的事。
为彻底解决石门村道路问题,咸宁市委办公室、市供销社驻村工作队积极深入走访,多次与村“两委”干部、群众代表和党员代表商议,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道路扩修工程,为村民排忧解难,年底前,道路扩修工程顺利完工,拓宽后路面并排两辆车也可从容错车。
出行问题逐步缓解,工作队又趁热打铁,着手修护古名居,发展产业。
石门村是明清时期湘鄂赣各地商人和旅客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是湖北现存的茶马古道之一,至今仍有保留较为完整的客店商铺、拴马桩、石板街,是南方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但由于产权变动、人员流出等原因部分古建筑存在房屋年久失修、屋顶破损、屋内装饰老化严重等问题。
修复保护好古民居的四梁八柱成了工作队关心的事,迅速组织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整修。
但古民居的长远发展还需继续提档升级,才能绽放持久的魅力。工作队通过深挖古民居资源、土特产资源,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成功打造“幺妹小苹果”百万抖音账号,将豆油皮打造成旅游伴手礼,将豆腐坊打造成免费品豆浆、免费参观拍照的旅游热门打卡地,为古民居发展提供动力。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的百亩富硒水稻丰收了!”看着满地金黄的稻穗,合作社负责人郑立乔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驻村工作队抓住石门村土壤富含硒元素这一特色资源,与绿康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采取村投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集中流转百亩水田,合作推广富硒水稻种植,目前已收割稻谷8万余斤。
“我们已完成了对石门富硒大米包装设计,目前正在积极联系供销公司进行线上销售。”市驻村工作队队长杜义力告诉笔者。
“幸福的日子一天一个样儿,多亏有了驻村工作队。”石门村的发展,让村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对石门村的明天充满信心,干事创业的动力更足了。驻村工作队带领村“两委”班子脚踏实地、俯下身子、沉到一线,一幅村美人和产业兴旺的幸福画卷正在石门村徐徐展开。(程思 唐尚伟 龙行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