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以联结思维打造思政课新质生产力

陈世锋
2024年03月14日10:21 |
小字号

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不仅要赋能经济建设,而且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也要赋能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科技作为渗透性因素可应用于生产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等因素,人文社科上层建筑同样与生产力各要素密切相关,并且教育教学等脑力劳动的过程本身也是一处生产,也需要生产力的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启示同样适用,具体就思政课建设而言,应以联结思维打造思政课的新质生产力。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思政课教学的系统建设,不能仅着眼于实体课堂上如何进行知识讲授,而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为核心、为统领,进一步辐射出去,以开门办思政的理念,充分联结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融入思政课建设。联系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总是在各种社会联结中进行实践活动,而教育的本质正在于塑造一种优质的联结。受教者在优质联结路径中反复行走形成“神经回路”或路径习惯,从而使静态的一次性完成式的知识学习,变成了动态知识、认知矩阵的塑造,正如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从符号主义到联结主义的转变,而大思政的“大课堂、大资源、大师资”之大,也正在于对思政课联结范围的扩展。以联结思维开门办思政将促成新要素、新模式、新动能对思政课的加入,新的教育理念必将培育形成思政教育的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赋能,首先是思政教育中教育要素的扩展,以要素扩展带动创新、丰富思政教学的产业链供应链,形象说来就是要“修桥铺路”,建设一座教师与学生、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等多维开放联结的思政育人立交桥。比如教育的师资从单纯的思政课教师到社会人士加入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以及课程思政中专业教师的加入,都将使师资队伍更为多元,这些不同学科、经历背景的教师聚集于思政教育场域中发生交叉反应,一定会在备课、授课、实践等环节重新组合创新出更多的新教法,必将丰富教学案例、对接时代问题、深化教学内容、提供更多专业化细节化的素材,在避免浅表化和形式化上取得更好成效。除师资力量要素之外,又比如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四史等新选修课的设置、善用新媒体新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新发展的对教育的赋能及大数据的应用等,都丰富扩展了思政教育的要素。

新质生产力的赋能还要关注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以联结思维建思政育人立交桥的理念下,新模式形象说来就是通过“往复交通”使学生习惯性养成优质的认知路径、搭建可终身受益的认知矩阵。以思政课实践教学为例,不少学校仅满足于“参观打卡”难以突破找到更好、更深入的实践方法,这里可借用桥梁学知识用“需求、锚点、结构”三要素来构建实践育人之桥。建桥先要找双向需求点,无需求建的桥通行使用率一定很低,可对比看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参观者自愿停留的时长,时间长的往往表明需求大,是有建桥可能性的潜在选址点。比如,桥梁作为主题可链接传统桥梁文化、大国基建、援建等,这些链接可提供长期深入的实践主题,即可类比为锚点桥基。在其基础上可通过“桥与诗词、故乡的桥、留学生桥梁印象、建桥人、大国设计”等主题形成系统结构,让学生、教师在这“一座桥”上用多年时间反复行走、持续做,做深做透,从而超越一次参观被动听一下讲解就结束的浅表化实践。其它如基层党建、中国传统书院、古镇与陶瓷等都是非常好的有需求性的选题。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知识学习背后更重要的是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所以思政课教师要从课堂知识传授扩展到以系统思维“条修叶贯”来长期陪伴学生心性品行的成长,要在课堂外还要花更多时间真正进入学生生活世界,答疑解惑。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评价要勇于深度改革系统优化,并一定作为思政课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首要依据、处理好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协调问题,这样才能更好激发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从而为思政育人赋以新动能。

新要素对课程的丰富、教学新模式的注入、师资力量的新动能,正是新质生产力对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劳动者内涵的推动发展,大思政之大不仅是体量的简单扩展而应在联结中有“组合爆炸”式反应从而有质的突破,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新课程对思政课教学内容适应新时代的扩展、实践调研真实落地对教学方式的发展、思政类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建设及对原教学业态的影响、思政教师新媒体新技术技能素养的提升、 “一带一路”倡议对新建设者世界胸怀视野更迫切的培养要求等等。思政课将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产生更多的供给侧新产品、新学习语境、教学业态,从而推动更深层的改革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这是整个社会大系统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思政教育子系统协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编:肖璐欣、周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我们这点小事,劳烦你们多次。就冲着你们的付出,我们也不再争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