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进一步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以改革成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罗锦银
2024年10月14日13:29 |
小字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湖北省十二届七次全会也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系统部署。武汉纺织大学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以“国内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锤炼“铁肩膀”、勇挑“千斤担”,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以进取之心、奋斗之姿、实干之为,推动学校高质量教育教学、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效能体制机制改革,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湖北省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真正转化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实践成效,作出不负时代、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的崭新业绩。

一、搞清楚“为什么干”,以“讲学研讨”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改革”一词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被反复提及50余次,昭示了我们党一以贯之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改革”,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必须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改革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最初的探索,到如今的系统集成,展现了其不断深化的趋势与活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阐释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围绕“七个聚焦”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突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国家各项事业进一步全面深入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武汉纺织大学深入学习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深刻把握湖北省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到二〇二九年基本实现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五个功能定位”的目标,迅速出台《武汉纺织大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工作方案》,健全“六讲六进”全覆盖宣讲机制,推动全校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完善党委中心组专题读书班学习机制,坚持个人自学、专家导学、干部领学、集体研学的“四学”联动学习机制,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构建“我的大学发展观”研讨机制,从思考、调研和发展三个阶段,把学校的改革事业摆进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事业的全局中进行研究梳理,以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找准学校的角色定位和使命任务,以更强的战略主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十二届七次全会的任务上来,培育和发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新质生产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搞清楚“干什么”,以增强“链创”能力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湖北省十二届七次全会都对“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作了系统部署。湖北作为科教大省和人才大省,必须充分发挥其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王忠林省长强调要聚焦重点产业“建链”,依托龙头企业“延链”,对接综合平台“入链”,围绕战略备份“固链”,用好“三链”机制“强链”,引导各类企业“用链”。

武汉纺织大学作为“51020”现代产业集群“现代纺织产业链”的链创机构,一直致力于为链主企业提供关键科技支撑,致力于服务湖北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到2025年,全省规上纺织服装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这一目标指引下,武汉纺织大学全力以赴,积极发挥独具特色的“链创”功能。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以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为龙头,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拥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在纺织新材料、绿色纺织、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学校还将进一步深度融入湖北省现代纺织产业链的建设中,在完善“本-硕-博”人才培养链条、强化现代纺织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进程中展现更多的纺大作为。

三、搞清楚“怎么干”,以推进专业“改造”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去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今年3月,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本科专业调整,涉及专业布点多达3389个。高校作为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主动作为、接续奋斗,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服务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

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办学思路,坚持“专业融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围绕经济社会需求,聚焦“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加强学科群建设,完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强化课程建设,创新工作机制,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加快推进专业“改造”。在继续做大做强以化学学科为基础的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创新增设了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穿戴及智慧诊疗方向,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微电子等新兴学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增加以物理为基础、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招生计划,减少经管、人文、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计划,推动理工类专业占比向着70%的目标迈进,更好地服务地方行业发展,努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紧缺急需的新质人才。(作者系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责编:郭婷婷、张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楚剧,越“潮”越有“戏”(艺近人和)
  2017年,余维刚赴国外参加文化交流演出活动,演出《秦琼观阵》后与小观众互动。 田豆豆供图核心阅读武汉楚剧院每10年一轮,招收一批“新苗”作为后备人才培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