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桥见双柳”党建品牌 争当“交通强省”开路先锋
桥见未来丨以新质生产力打造桥梁新地标

三维实景数字孪生平台、智慧索缆吹上“中央空调”、简支钢—LUHPC组合箱梁桥高品质建造技术攻坚及成果应用……一项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项目正融入到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湖北交投双柳长江大桥有限公司党委将党建工作融入技术创新、智能创新和应用创新全过程,把党建工作触角拓展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中,把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与促进项目建设相结合,开辟桥梁建设新赛道,努力将双柳长江大桥建设成“交通强国建设湖北样板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创建示范工程”“桥梁智能建造创新引领工程”。
9.BIM+GIS数字孪生平台
奋进数字孪生平台建设主战场
针对双柳长江大桥规模大、参建单位多、工艺难等特点,开展三维实景项目BIM+GIS数字孪生信息化管理技术攻坚,实现对工程全生命期的精细管理。
树立“先行意识,标杆意识”,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理念,共产党员冲在前,加大横向项目攻坚推进力度,以实战成效检验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等压力,公司计划合同部、工程技术部、质量管理部的党员同志全面分析项目重难点,通过“规划先行、资源跟进、分块管理、同步进行”等方法,以及关键时期“三天一碰头、一周一研讨”等措施,联合交投科技等合作伙伴,优化工作流程,连续多月无休,始终冲锋在一线,确保了平台按时上线。
该平台已实现对工程建设期的全流程、各环节的智能分析、指挥和调度,能实时获取每个构件对应的所有设计、生产、施工信息,直观掌握施工过程的现状、风险、趋势等,为工程实体施工智能化管理决策支持提供基础支撑。
该平台研究成果获得首届茅以升数字交通及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大赛金奖,双柳长江大桥建设管理一体化平台被评为“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优秀案例。
主缆智慧索股共布置3根智慧索股,13、70、157号索股为内含应变、温度与湿度3种传感器的索股,85号索股为主缆中心除湿干空气通道。
守护索缆桥梁安全“生命线”
该公司成立大桥安全技术创新工作室,以具备技术能力的先锋党员带队,重点对桥梁安全难题进行半脱产式研究,兼顾实用性和前瞻性,推动技术积累,打造“产学研用”桥头堡。
针对桥梁承重缆索结构腐蚀、火损可能导致的安全和耐久性问题,项目从缆索体系耐候密封防护抗腐蚀和耐火隔热保护抗灾变的技术原理、方法标准和材料工艺等方面,系统开展研究并取得了成套成果。
在常规悬索桥主缆外部送气管道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主缆内部输气管道,给索缆安装了“中央空调”,实现主缆双通道供气方案。通过配合主缆外围的密封结构与材料,令主缆内部充满低正压干燥空气,可以较低的能耗对主缆钢丝腐蚀介质进行全方位控制。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全长多参量自感知新型主缆索股技术,构建悬索桥主缆内外温、湿度和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真正实现主缆内部湿度控制目标。
超前研判未来交通量的增长趋势,结合双柳桥可能面临危化品及油罐车通行数量增多的场景,为保障主桥在火灾情况下安全有效运行,开展主缆、索夹耐火关键材料研制与防护体系的相容性研究,构建一套新型防腐耐火一体化防护技术体系。
LUHPC桥面板破坏性试验
LUHPC助力超大跨径钢混桥建造
双柳桥公司联合中交二航局、中铁大桥局等建桥“国家队”,针对大跨度简支钢—LUHPC组合箱梁桥材料性能要求高、结构自重要求小、预制件质量要求高、线型控制难等难点,开展简支钢—LUHPC组合箱梁桥高品质建造技术攻坚及成果应用,用“党建链”串起“产业链”,赋能“效益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党企融合、互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研究从轻集料陶砂参数优化设计出发,通过对陶砂类型、形态、级配、预湿程度等参数的量化控制,提出轻质—高强—高韧—高耐久—大流态协同化LUHPC材料配合比设计及制备方法,确保LUHPC生产质量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在施工中,南北岸跨大堤简支钢—LUHPC组合梁桥面板采用了LC115型混凝土,密度控制在2100±50kg/m³。该材料具有轻质、高强、低收缩等显著优点,较常规普通砼自重减轻30%,材料强度提高2倍以上,与相同强度的UHPC相比,自重减轻17%,收缩应变终值降低86%。
对于显著降低结构自重,提高混凝土桥面板抗裂性能,减小桥梁吊装施工难度具有重要意义,探索超大跨径钢混组合结构开辟了一条新的广阔应用前景。(图/文 杨鑫)
相关阅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