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新业态呼唤优化监管(纵横)

管晶晶
2025年03月31日08:2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前不久,一些驾驶员在智能驾驶模式下呼呼大睡的视频,引起广泛讨论。智驾技术快速发展,把交通方式带入全新阶段,也带来一些前所未遇的问题。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以驾驶员为责任主体,未明确智驾模式下的事故责任归属。发生事故后,驾驶员、车企、智能系统供应商,谁应负责?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新业态。比如,人工智能如果被“投喂”不当语料,导致虚假内容和错误言论,对开发者、使用者和平台应当如何定责?智能机器人进入医疗、生产场景,一旦作出错误决策并对人造成伤害,责任如何认定?低空经济发展迎来热潮,但大型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新型飞行器的安全标准与技术规范尚未建立,飞手的培训和资质认证体系也不完善,如何规避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业态蓬勃发展。面对新业态发展迅猛、跨界融合等特点,不少领域的政策法规和监管措施,有的已经落后,有的还是空白,这都亟待更新完善。这就像网络购物、网络直播、网络剧、微电影兴起后一样,只有与时俱进完善监管,行业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完善监管,是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重要一环。有关部门应跟踪关注新业态、新模式,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研究提出规范管理的办法。该“打补丁”的要及时补上,该出新规的要及时出台。特别是对那些事关公众利益、公共安全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新业态,更要高度关注、积极介入,及时拿出有效的规范措施。

  对新生事物的监管,往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们可以“边发展边规范”,更要“以规范促发展”。前不久,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全国人大财经委也建议加快出台空域管理条例。2024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颁发了北京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2024年1月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则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设计生产、运行使用等作出了规定。

  新业态呼唤新监管,新监管也将助力新业态更好发展。我们期待,更多的新经济新业态能够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摘编自《科技日报》,原题为《新业态呼唤新监管》)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31日 05 版)

(责编:周倩文、周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