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武汉东西湖法院:强制执行促化解 善意文明挽亲情

2025年04月14日11:10 |
小字号

“都是亲戚,何必闹到这一步?”在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羁押室内,执行局分管领导郑院长的一句话,让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陷入沉默。这起持续三年的物权纠纷,最终在法与情的交融中画上执行的圆满句号。

2022年,代某、吕某与吕某某等四人的物权纠纷判决生效,要求腾退房屋。但当执行法官走进这座老屋时,看到的却是74岁的吕某独自生活、大儿媳闭门拒谈赡养、二儿子袁某漂泊务工、小女儿远嫁他乡。面对“执行难”与“安置难”的双重困境,执行法官的笔录本上记满了走访记录——他们深知,机械执行可能让老人流离失所。

2025年春天,得知袁某返汉务工并住进争议房,案件迎来转机。当拘传到庭的袁某与姨妈吕某某激烈争执时,郑小红院长敏锐捕捉到双方血缘纽带:“你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啊!”她搬来两把椅子让当事人坐在一起,用方言跟他们聊起家庭往事。

“老太太现在搬出去,你们忍心让她记不得回家的路吗?”“申请人要回祖宅的心情我们理解,但亲情总要留个余地。”三个小时的调解中,郑小红化身“家庭调解员”,将法条翻译成家常话。当申请人提出垫付租房费用时,她顺势抛出“以租代腾”的妙计:由申请人将房屋返租给被执行人两年,既保障物权实现,又给老人适应期。最终,这个充满温情的方案让双方握手言和——申请人自愿减免租金,被执行人承诺如期搬离。

在和解协议上签字时,被执行人袁某颤抖着按下手印:“小姨,这两年我一定把我妈的老物件收拾好。”吕某某眼眶湿润:“要不是郑院长,我们差点忘了本是同根生。”执行法官悄悄拭去案卷上的浮尘,这叠厚厚的卷宗里,不仅记录着法律的威严,更珍藏着一个家族破镜重圆的希望。

东西湖法院始终坚持“如我在执”理念,在涉民生案件中充分运用“亲情修复式”执行法,促成家庭纠纷执行和解。

4月10日,东西湖区法院开展荆楚雷霆2025武汉行动暨东执利剑专项集中行动,共出动警力20人次,警车5台,实际拘留2人,执行完毕案件39件,执行到位金额172.77万元。(杨静)

(责编:周雯、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湖北举行中华鲟增殖放流
  本报武汉4月13日电 (记者吴君)4月12日,湖北宜昌、荆州举办“2025年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超22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流长江。本次活动由三峡集团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共同举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