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共建检验结果互认联盟 破解跨区域就医“重复检查”难题

4月14日至15日,由湖北、河南、湖南、海南、山西、江西、广西、宁夏八省临床检验中心联合发起的“临床检验与结果互认工作联盟”在武汉正式成立。该联盟旨在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国卫医政发〔2024〕37号),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协同共享,减少患者跨省就医重复检验负担,助力全国检验结果互认体系建设。
成立大会上,八省代表表决通过《联盟章程》,选举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吕长兵为首任理事长,并确立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务。联盟提出以“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协同推进”为核心理念,未来将重点搭建智能监管、培训教育、科学研究、社会活动及行业宣传五大平台,推动八省临床检验标准统一、质控同质化,为跨区域结果互认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联盟首任理事长吕长兵表示,联盟成立后,将率先推动八省内检验报告互认,逐步建立统一质控标准和数据互通机制,预计每年可减少数百万人次重复检验,直接降低群众就医成本。目前,“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微信公众号已作为联盟官方信息平台,实时发布互认机构名单、质控动态等便民信息。
会议期间,各省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围绕检验结果互认的难点展开研讨。河南省代表分享“检验云平台”建设经验,湖南省介绍基层医疗机构质控帮扶模式,广西、宁夏则提出民族地区检验标准化方案。吕长兵表示:“联盟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每月召开线上案例会,每季度组织跨省交叉质评,确保互认工作实效。”
据悉,联盟首次成员大会同步规划了2025年重点任务,包括编制八省互认项目清单、开展万人级检验人员培训、启动区域检验质量白皮书调研等。业内人士指出,此举不仅为区域医疗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更为全国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了可复制的“区域样板”。 (许瀛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