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赋能 打造生动教学体验

《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课程。
“杏黄兜兰具有‘兰花大熊猫’之称,一度到达了灭绝的边缘,含苞时呈青绿色,初开为绿黄色,全开时为杏黄色,附生于海拔1400—2100米的岩壁之上……”在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内,几名学生正在借助VR头盔、裸眼3D、智慧大屏等设备,把原来根本做不了、做不好的实验变成了可能。
这样的教学场景,只是华中师范大学以新技术引领课堂变革一个缩影。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华中师范大学以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大学为目标,全面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数字化赋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坚持以“数据驱动、融合创新”为目标,以“数字华师”建设统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数字化转型“华师路径”。
在《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课堂上,不仅可以依托“小雅”智能教学平台完成自学、试讲和反思,还能获得基础教育一线名师的远程指导;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堂上,可以借助眼动追踪设备等技术,实现对教学视频画面设计的深度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上,借助VR眼镜、互动平板等设备,在虚拟世界中亲身体验革命场景……
华中师范大学自主研发的“数字课程资源智能评价系统”,对在线课程资源进行智能化评价,通过大模型驱动多模态分析,推动AI“读懂”一节课。
《健美操教学与训练》课上,“小雅平台”和VR动作捕捉设备可视化、全景实时呈现健美操技术动作。
除融合不同信息技术手段外,该校还成立国内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建设云端一体化智慧教室400余间,聚合数字化学习资源220余万个,支撑全校3287门课程开展融合教学,全面提升教学数据化、评价实况化、交流立体化、资源共享化水平。其中,还自主研发了1000多万学生受益的“微助教”工具、海内外共享的“云上中文”数字化学习平台。
“未来,学校将继续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坚持教师教育创新发展,探索‘AI+数字教师’‘AI+智能助教’‘AI+智能助学’‘AI+智慧考试’等智慧教学方式,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创新高地,培养更多智能时代的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多力量。”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表示。(图/文 华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