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税务:“三大抓手”创优法治公平税收营收环境

今年3月,武汉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锚定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提出持续优化市场、法治、开放、政务、产业、科创“六大环境”。武汉市税务局坚决贯彻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工作部署,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更实举措惠企,以更优服务利企,以更高标准助企,持续优化法治公平税收营商“软环境”,为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
数字赋能提质效:打造全链条“智慧生态”
走进湖北电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财务主管鲍麟正通过电子税务局查看税务部门推送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每当国家发布了我们公司适用的最新优惠政策,电子税务局会第一时间自动推送给我们,都不用我们咨询、查阅,真是太方便了。”她的体验折射出武汉税务数字化转型的深层变革。
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运用税收大数据精准推送纳税人行业适用的税收法律法规、优惠政策信息,提高企业办税效率,推动优惠政策应享尽享。2024年,武汉市税务局通过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短信等渠道向纳税人精准推送各类政策数据约750万户次。特别是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税务部门配合科技局开展“春晓行动”,为9万户次企业推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指引,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精准落袋。
办税体验持续优化。税务部门持续优化涉税事项服务举措,持续推动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上线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实现了97%的税费事项、99%的纳税申报事项线上全流程办理;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在全国正式推广应用,铁路、民航等领域发票电子化有序落地,全市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覆盖率达99.6%,企业用票更加便捷、交付更加便利。
办税流程高效便捷。武汉税务部门以征纳互动服务为抓手,2024年全年受理“云端”智能应答186万余次、人工互动99万余次,实现办税缴费事项从“能办”跨越到“好办”“快办”。在包括武汉、鄂州、黄冈、黄石4个城市的武汉都市圈“武鄂黄黄”核心区,建立健全跨区服务措施,提供域外协同、云端联办服务事项,实现了科技型企业144项跨区税费事项“一圈通办”。
服务升级解难题:构建全周期“护航体系”
“没想到扫个二维码,这么快就解决了跨区个税申报的难题。”湖北炬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办税人员余女士展示的手机里,保存着税务部门通过“有诉求请扫我”通道发送的解决方案。这种“小事快办、难事专办”的服务机制,正是武汉税务打造“诉求响应闭环”的缩影。
“四维响应”架起税企连心桥。武汉税务部门将税费诉求响应作为改革“小切口”,持续拓展“线”“屏”“码”“窗”响应方式,即“办问协同”热线、“征纳互动”远程屏幕、“有诉求请扫我”二维码、“没办成,我来帮”办税服务厅专窗,全方位常态化收集税费诉求,畅通中小微企业诉求反馈渠道,实现“诉求解决率”与“服务满意度”双提升。
联席会议实现税企“面对面”。“通过这次座谈会,我深刻感受到武汉税务的服务力度和支持绿色发展的决心。”武汉青山流域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毅飚在“响应企业税费诉求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专题税企座谈会上对税务部门“接诉即办”机制赞不绝口。2024年,全市税务部门共组织召开各类税企座谈会28次,覆盖310户纳税人,现场跟踪及解决企业诉求338项。
落实诉求争议“源头解”。聚焦快速响应和源头化解纳税人缴费人诉求,武汉市区两级税务机关都聘请了专业调查机构以及来自各类企业的“税务体验师”,对重点诉求解决质效进行第三方评价,形成诉求解决的闭环。
“很高兴能够深度参与税务部门的相关测评项目。”来自武汉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的税务体验师杨琦介绍,“当自己的意见切实推动了涉税问题的解决,真正感觉自己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法治护航优环境:培育全方位“公平土壤”
近年来,武汉税务部门坚持抓法治税务建设,构建齐抓共管、公平公正“新格局”。
柔性执法有温度。武汉税务部门打造电子税务局“首违不罚”智能化办理平台,2024年共办理“首违不罚”两千余笔。创新推进“说理式执法”,通过语言和书面形式,讲清认定违法事实的“事理”、适用法律法规的“法理”以及行使处罚裁量的“情理”,针对执法高频事项开展事前风险提醒、事后“跟踪回访诊疗”,促进企业从“被动接受处罚”向“主动合规经营”转变。
管服结合有力度。武汉税务积极探索实施纳税信用“增信通”服务,构建“事前预警、事中提醒、事后提示”管理链条,帮助经营主体提升信用合规水平。武汉十方生命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仅满周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创阶段曾遭遇纳税信用降级风险。2024年5月,税务部门向企业推送纳税信用预警提示,指出该企业因未按期完成纳税申报及代扣代缴义务,导致信用评价指标受损。“当时我们作为初创企业对税务合规流程还不够熟悉。”该企业行政负责人何建国回忆道,“税务部门辅导我们通过‘窗口处罚—补充申报—信用修复’规范流程,完成了信用修复。”
2024年,武汉税务部门共成功推送“事前预警”信息3万余条、“事中提醒”信息17万余条、“事后提示”信息3千余条;全市共有上千户D级纳税人及时通过纳税信用修复提升了纳税信用,为企业发展赋能增速。
“银税互动”有精度。武汉税务部门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为企业提供“真金白银”的融资服务。2024年,全市共有7万余户纳税人通过“银税互动”服务取得了信用贷款。
“我们连续9年保持纳税信用A级资质,这是企业最珍贵的信用背书。”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副总监龚程程介绍,企业凭借优质的纳税信用获得了“银税互动”无抵押信用贷款,在我司研发的关键阶段提供了宝贵的信贷支持,直接推动了企业关键技术的突破。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大厅排队”到“云上通办”,从“刚性监管”到“柔性服务”,武汉税务的改革轨迹,勾勒出一条以纳税人获得感为标尺的发展曲线。当“高效办成一件事”从承诺变为日常,市场活力的迸发便是对改革最好的回馈——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经营主体新登记量达55万户,再创新高,全市经营主体新登记量提升至副省级城市第二;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百万家,达到102.5万家,同比增长18.5%,数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
在这片涌动着创新激情的热土上,税收服务武汉转型发展,正在续写新的篇章。(李娜 魏伊 谷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