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油稻轮作 奏响乡村振兴“共富曲”

湖北枣阳吴店镇玉皇庙村的田地里迎来了最繁忙的时节。在晒场上,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晾晒油菜籽。在水田里,卖完油菜籽的农户将嫩绿的秧苗插入水田。这片充满生机的田地,是当地“烟叶、油菜、水稻”轮作模式的新实践,更是当地农民致富的新引擎。
前些年,玉皇庙村土地产出效益有限,农民增收乏力。为破解发展瓶颈,村“两委”班子主动探索转型路径,烟叶种植被确立为该村“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并大力推广。如今,玉皇庙村逐步发展为烟叶种植千亩村。
“伴随烟叶产业发展,我们认识到单一作物种植难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吴店烟站站长邱俊表示。他介绍,通过实践探索,吴店烟区成功构建了“烟叶+油菜+水稻”的生态轮作模式——6月油菜收获后,随即在6月中下旬插播水稻;10月稻谷归仓后,对土地进行清残与深翻冬炕,为下一轮烟叶种植培育沃土。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土地“两年三熟”,显著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更有效改良了土壤生态,提升了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为烟稻轮作示范区。
轮作模式不仅让土地“活”起来,更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今年66岁的唐树义就是受益者之一。“过去种地,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收入却很有限。如今,我将土地流转给十月九农业(烟叶)专业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务工,每个月有3000多块的固定收入,比以前强多了。”唐树义觉得很满足。
为流转后用来种植烟叶的土地。
这种集约化经营模式带来的效益不仅体现在劳动力优化上,还体现在抗灾能力上。今年,吴店镇三里岗村的100多亩油菜采用吸式播种机直播,全程机械化作业,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在遭遇干旱时,合作社迅速启动抗旱预案,组织人力进行精准浇灌、利用无人机追施提苗肥等措施,保障了油菜的生长。
“通过科技赋能,我们既提升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人力成本,即便在不利气候条件下,也能最大程度保障农作物生长。”合作社会计涂丽丽介绍。
这两年,随着赏花经济的热度不断提高,合作社又看到了新的机遇——“烟叶+文旅”。每到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村里都会举办油菜花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游客的到来,让一些村民嗅到了商机。很快,有人开起了农家乐、民宿。三里岗壹号院农家乐老板说:“每年三四月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很多附近的游客都来我们村看油菜花,顺便吃顿农家饭,我的农家乐生意特别好,每个周末都是爆满。”
在烟站与合作社的科学规划与强力带动下,玉皇庙村“烟叶+油菜+水稻”的特色轮作模式焕发蓬勃生机,产业规模持续扩容升级。全村烟叶种植队伍已壮大至19户,种植面积超过1200亩,其中轮作面积达一半以上,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现代化种植基地。尤为亮眼的是,80后青年烟农占比高达50%,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到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文/图 汪洋海、陈泳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