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秦楚边关夜未央 文旅热潮涌关垭

2025年07月24日15:09 |
小字号

关垭子村楚长城航拍。师立林摄

关垭子村楚长城航拍。师立林摄

夜幕降临,关垭楚长城遗址前篝火熊熊,千余名游客围聚在广场上,共同见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盛宴。

7月20日晚,随着“点火”号令响起,橘红色的火焰照亮了夜空,也点燃了游客们的热情。“这里的夜晚比城市更有味道!”来自陕西的王女士一边直播一边赞叹,手机镜头里,篝火与古长城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关垭子村篝火晚会。师立林摄

关垭子村篝火晚会。师立林摄

“凉资源”悄然撬动“热经济”,地处鄂陕交界的关垭子村,正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这里海拔较高,夏季凉爽宜人,宛如大自然赐予的一方清凉净土。然而,过去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每当夜幕降临,村庄便归于沉寂,少有人声鼎沸之景。

2023年7月,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新一轮定点帮扶工作的开展,关垭子村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帮扶力量的注入,恰似为这片土地播撒下了希望的种子,在精心呵护与培育下,关垭子村的文旅产业开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逐渐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如今,依托楚长城遗址这一珍贵的历史瑰宝和深厚的秦楚文化底蕴,关垭子村巧妙打造了“昼赏演出、夜享狂欢”的避暑旅游新模式,将“凉资源”成功转化为“热经济”,实现了华丽转身。“今年夏季日均接待量同比增长3倍,文旅产业已经成为我们村的新引擎。”关垭子村党支部书记刘川介绍道。

关垭子村篝火晚会。师立林摄

关垭子村篝火晚会。师立林摄

在篝火晚会现场,身着传统服饰的舞蹈演员李荣刚结束表演,汗珠未消便兴奋地说:“能在古长城脚下为来自各地的游客表演家乡的歌舞,我感到特别有成就感。”不远处,烧烤摊主老张忙得满头大汗:“一晚上能卖300多串烤肉,周末根本忙不过来!”

国家烟草专卖局派驻第一书记薛振坤穿梭在人群中,不时与游客、商户亲切交流。“关垭子村地处鄂陕交界,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借助这些优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为村民们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薛书记感慨地说,“过去,这里以农业为主,村民收入来源有限。现在,文旅产业的兴起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相约竹溪 乐动关垭演出。师立林摄

相约竹溪乐动关垭演出。师立林摄

谈到未来发展,薛书记充满信心:“我们将重点打造茶旅融合示范区和农耕体验区,同时积极申报4A级景区,让关垭子村成为鄂陕边界文旅新地标。”他表示要深挖“朝秦暮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游客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边关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夜色渐深,游客们仍意犹未尽。重庆游客陈先生一家围坐在露营区,品尝着地道的竹溪美食,赞不绝口:“白天爬长城、骑马,晚上吃烧烤、看星星,孩子都不想走了!”据了解,村里已建成6家特色民宿,周末入住率达90%以上,二期露营基地正在加紧建设。

“从前村里人往外跑,现在外地人抢着来。”村民刘婶在特产摊前一边打包着山货,一边笑道。篝火的余晖中,关垭子村正以古老的城墙为证,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这座秦楚边关的古老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师立林、李政博)

(责编:郭婷婷、周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