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中国方案”破解世界医学难题 湖北发布10项医疗科技创新成果

2025年08月10日19:36 |
小字号

8月9日,湖北省医疗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在武汉举行。会上集中发布陈氏胰肠吻合术、宫颈癌基因诊疗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等10项湖北省医疗科技创新成果,展现了湖北省作为中部医疗高地“支点”,在医疗领域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加快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的医疗科技重大创新成果。

湖北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正式成立。童萱摄

湖北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正式成立。童萱摄

发布会现场,一幅特殊的“中国地图”记录着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教授为推广“陈氏胰肠吻合术”走过的省市。

“陈氏胰肠吻合术”是由陈孝平院士于1995年世界首创的贯穿胰腺的“U”形缝合法。历经20余年多次改进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已广泛应用于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解决了胰瘘这一世界性难题。

陈孝平院士团队在全国100 余家医院累计演示手术3000余例,把胰瘘发生率从30%降到低于2%,农牧民也能在家门口得到世界一流的手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马丁教授团队基于16484例中国女性样本,首次鉴定出11个中国人群特有的宫颈癌遗传易感变异位点,从而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证实宫颈癌具有明显遗传易感性,并提出对易感人群实施精准筛查的新理念。团队还绘制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整合位点图谱,锁定中国女性9个高频整合位点,其中3个为全球首次发现。

基于这些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国际首个HPV检测体外诊断试剂盒,实现了宫颈癌超早期精准分流,成果入选湖北省“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并被国家纳入2025年版《宫颈癌筛查指南》;团队还成功推出全球首款“活病毒载体多价宫颈癌治疗性疫苗”及新型溶瘤腺病毒,显著提高筛查效率与治疗效果,为全球宫颈癌防治贡献了“中国方案”。

“过去30多年里,我见过太多脑出血患者,通过治疗保住了命,却保不住一条听使唤的胳膊。”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唐洲平教授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一系列颠覆性创新技术正在重塑生命科学定义和健康产业格局。”

今年4月,同济医院成为全国首批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脑出血上肢功能康复的医疗机构之一。唐洲平教授团队基于多模态脑机接口帽研发,申报的“一项基于运动想象的多模态脑机接口康复研究项目”通过医学伦理审查,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备案,进入规模化临床试验阶段。6月,华中地区首个脑机接口门诊和研究型病房在同济医院启用。当月,医院成功完成华中地区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一个月后,该位患者实现自主“拿”水杯喝水。

协和医院胡豫教授团队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精准诊疗”系列研究,揭示国人不同于欧美的静脉血栓遗传背景——抗凝蛋白缺陷为主导,据此研发“基因诊断芯片”和“易感基因快速筛查试剂盒”并在全国应用,使静脉血栓复发率下降了78.5%。

针对男性前列腺增生传统手术创伤大的难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程帆教授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全球首款植入式前列腺悬吊系统,并精心设计出一套符合中国人群前列腺生理特征的微创治疗装置,利用这套手术系统,既能解除因尿道梗阻而导致的排尿困难,又不影响性功能。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蔡林教授团队研发的“骨骼创可贴”,具有“快速止血、完全吸收、促进修复”的核心亮点,其止血率、吸收率等关键指标全面领先国际产品。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北大力推动医疗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医疗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健康湖北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湖北省大健康产业产值超1万亿元,今年上半年达5380亿元,同比增长超10%,其中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占比超50%。

会上,湖北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同济医院当选联盟理事长单位。(孙苗)

(责编:周倩文、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湖北吹响返乡创业“集结号”
  人民网荆州8月9日电 (记者郭婷婷)8月8日,湖北省返乡创业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荆州市召开。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部署,系统谋划返乡创业新路径,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注入强劲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