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生态绿”变“黄金源”

2025年09月15日15:46 |
小字号

九月的枣阳,烟田黄绿相间,烟农们穿梭忙碌,喜悦洋溢。近年来,湖北省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链条推动烟叶生产向“绿”而行、凭“技”增效,让“生态绿”成为产业增效、烟农增收的“黄金源”。

枣阳市太平镇烟田

枣阳市太平镇烟田

绿色防控,筑牢“生态屏障”

走进枣阳市太平镇,挺立的诱捕器、黄板悬挂在烟田,无人机低空喷洒生物药剂,生态与科技交融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

在胡庄村,烟农乾宽洋今年把种烟面积扩大至90亩。

“今年用了诱捕器和生物菌剂,烟叶更健康,投入也减少了。”乾宽洋满脸笑意。

枣阳市太平镇绿色防控烟田。刘展展摄

枣阳市太平镇绿色防控烟田。刘展展摄

这一变化得益于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枣阳市生态田覆盖率已超过80%,防控黑胫病和镰刀菌根腐病的生物菌剂应用面积突破8000亩,形成“生态为基、生物主导”的全程绿色防控体系。

绿色理念同样延伸至仓储环节。标准醇化保管仓库内,一个个“小虫袋”被整齐悬挂。这是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今年推广的麦蛾茧蜂生物防治技术,“以虫治虫”更加绿色、更加精准。

据统计,今年该项技术服务烟农221户,仓储损耗率同比下降近3个百分点,亩均增收约150元。绿色防控,正成为守护烟叶质量“第一关”的有力抓手。

烟技员向烟农介绍麦蛾茧蜂生物防治技术。王佳丽摄

烟技员向烟农介绍麦蛾茧蜂生物防治技术。王佳丽摄

绿色烘烤,点“绿”成金

走进新能源烤房,不见煤烟,只闻机器轻鸣,墙屏数字跃动,温湿度精准可控。传统“守火”的烘烤方式正被清洁高效的新技术所取代。

“改用生物质颗粒,干净又省心!手机设定好参数,自动进料,温度稳、烟叶匀,再不用熬夜守火了。”谈及新烤房的变化,烟农李成难掩喜悦。

今年以来,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新建和改造新能源烤房102座,累计替代燃煤超4600吨,减少碳排放约0.86万吨。太平烟站组建专业化服务小分队,实行“一对一”精准指导,从采收、分类编竿到温湿调控全程把关,确保烟农“烤出好烟、卖出好价”。

当前,太平镇烟叶烘烤已过半,预计烟叶总产量和产值较去年将有明显增长。清洁能源的应用,让“绿色”真正变成了烟农手里的“金色效益”。

新能源烤房添加生物质颗粒场景

新能源烤房添加生物质颗粒场景

绿色循环,“小箱子”托起“高品质”

作为全省烟叶“前置分级”创新试点,今年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在吴店、太平烟站全面推行“先行成包+软塑箱包装”新模式。

在太平仓库,工人半分钟便能完成一箱。“以前缝麻包费时费力,手上磨茧是常事,现在用周转箱轻松省力,烟叶还不易破损。”打包装卸队员李伟说。“这箱子设计得好,有背胶、能堆叠,我们打包效率比以前高多了!”

与传统麻片相比,新周转箱防潮性强、坚固可叠放,实现了烟叶从分级到交售“不落地”,非烟物质混入率降至0.5%以下。为配套升级,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同步引进移动打包设备,实现流动作业、就近服务,烟农运输负担大幅减轻。同时,配备的45套镂空式专业分级台,从硬件上保障了非烟物质防控和等级纯度提升。

这场始于“小箱子”的变革,正推动枣阳烟叶向高标准、高品质迈进,绿色的“软实力”正持续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收益”。

使用循环周转箱进行烟叶打包

使用循环周转箱进行烟叶打包

从田间地头的“生态屏障”,到烘烤工场的“绿色革命”,再到分级现场的“品质升级”,枣阳烟区以“绿”为底、向“新”而行,围绕降本增效挖潜,全链条构建绿色高效的现代烟叶产业体系。

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绿叶”变“金叶”的故事,正以科技为笔,奏响着乡村振兴新乐章。(文/图 肖向阳 高传奇)

(责编:周倩文、周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是歌声,是号角(寻访)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抗战期间,无数普通中国人誓死不做亡国奴,自发反抗侵略者。本期“寻访”栏目讲述的故事,正展现了烽火岁月里民族最危难时刻,普通中国民众的团结一心、奋勇抗日、英勇不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