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稻米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议举办

10月11日,第三届稻米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议,在“中国稻米油之乡”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举行。本次会议由稻米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武汉轻工大学、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油料产业分会、湖北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湖北省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稻米油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
会议现场
原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中国科协咨询决策首席专家、联盟名誉理事长、教授级高工王瑞元,武汉轻工大学校长董仕节,随州市委副书记吴晓军,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联盟理事长、武汉轻工大学何东平教授,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油料产业分会会长相海研究员,随县主要领导,高校专家学者,领军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与会嘉宾围绕稻米油的绿色加工、营养功能、装备创新与质量安全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武汉轻工大学校长董仕节在讲话中表示,发展稻米油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强化科研攻关的深度。要进一步围绕稻米油产业链的瓶颈问题与未来方向,在功能脂质精准挖掘、绿色低碳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领域深化布局,集中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二是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拓展产业合作的广度。希望各理事单位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构建更加开放、高效、共赢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夯实产业未来的厚度。要共同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共建实习基地多元化育才模式,为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精通产业实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联盟理事长、武汉轻工大学何东平教授表示,稻米油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联盟将肩负起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的责任,积极宣贯稻米油,争取政策支持,为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全民健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油料产业分会会长相海研究员相海表示,面对产业发展挑战,需坚持以创新为引擎,在市场培育与品牌建设、标准与品质体系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与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推动我国稻米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州始终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正全力构建稻米油全产业链,建成全省领先的稻米油绿色智能加工基地。联盟将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助力随州建设成为中国稻米油技术的创新策源地、高端产品的供给基地、全面发展的示范高地。
在主题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分享了对稻米油产业发展的思考与研究进展。中国科协咨询决策首席专家、联盟名誉理事长、教授级高工王瑞元呼吁行业组织要在争取政策支持、抓典型树样板、提升加工能力、做好稻米油产量统计、加强稻米油宣传方面主动担当、有所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江南大学金青哲教授揭示了稻米油中4,4-二甲基甾醇的降糖潜力,为产业拓展了新方向。河南工业大学刘玉兰教授强调需通过先进储油技术,保障油脂全程品质安全。上海交通大学吴时敏教授建议从源头控制稻米油安全,并指出精炼可有效降低多环芳烃这一污染物。河南华泰智能装备集团陈杉高工系统介绍了稻米油工艺与设备创新。武汉轻工大学殷娇娇博士关于甘油二酯油的研究,为健康油脂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会上宣读了《稻米油质量与安全倡议书》,呼吁全行业严守原料关、规范生产过程、强化全程检测、倡导责任诚信,共同锻造中国稻米油的金字招牌。(文/图 李玲玲 鲁雨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