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湖北十堰:烟火巷陌有人家

2025年10月14日10:17 |
小字号

“雁小青”为市民讲解真假烟鉴别技巧。李伟摄

“雁小青”为市民讲解真假烟鉴别技巧。李伟摄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车城的大街小巷,燕林社区外的李守旭刚推开店门,就看见几个熟悉的身影——湖北省十堰市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志愿者们正搬着展板走来。“李老板,今天咱们在您店门口办个普法小课堂,不影响您生意吧?”“哪儿的话,快请进!街坊们邻居可都盼着你们呢!”一声问候,一句回应,如邻里般亲切,拉开了又一个温暖清晨的序幕。

在十堰的街巷深处,这样温馨的场景时常上演。近年来,十堰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员工们主动走出机关、走进社区、走近零售户,用专业知识传递法治温度,用点滴善举点亮人间烟火。

普法“茶话会”,开在百姓家门口

“雁小青”通过网络直播讲解真假烟鉴别技巧。郝敬帆摄

“雁小青”通过网络直播讲解真假烟鉴别技巧。郝敬帆摄

“您看这真烟包装印刷清晰,假烟往往模糊、有毛边。”工作人员手持真假烟样本,正在向周围的居民耐心讲解。没有严肃的会场,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街坊邻居围坐一圈,端着茶杯、听着讲解、提着问题,像一场邻里间的“茶话会”。

这种“接地气”的普法形式,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法治课”。王大姐笑着说:“以前觉得法律条款枯燥乏味,想学都学不懂,现在烟草局的同志用大白话讲,还能现场看、动手摸,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十堰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青年志愿者组成的“雁小青”团队还开辟了线上阵地,他们化身“网络主播”,通过直播平台讲解真假烟鉴别技巧,解读烟草政策法规。一场场生动活泼的直播,让法治宣传突破时空界限,飞入寻常百姓家。

网格化服务,细处见真情

员工们化身“宣传员”“劝导员”“服务员”开展社区志愿服务。郝敬帆摄

员工们化身“宣传员”“劝导员”“服务员”开展社区志愿服务。郝敬帆摄

十堰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推行“网格化+志愿服务”模式,以基层“小网格”撬动城市“大治理”。志愿者们定期下沉网格,与属地社区共同开展“五亮五共”活动,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亮担当、亮业绩,化身“宣传员”“劝导员”“服务员”,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社区环境。

“雁小青”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志愿活动,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他们手持工具,穿梭在大街小巷,清除“野广告”,规范车辆停放,从清理卫生死角到劝导文明出行,从帮扶独居老人到参与应急值守,一个个橙色马甲成为社区里最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了居民们最信赖的贴心人,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

从客户到伙伴,公益路上同行

如今,越来越多的零售客户主动加入公益队伍。通过“党员走在前、客户跟着上”活动,零售户们不仅提升了经营能力,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夕阳西下,普法活动、志愿宣传落下帷幕,人群渐渐散去,但那份温情仍在街巷中流淌。明天,他们又将出现在另一条街、另一个社区,继续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温暖人心。

烟火巷陌,有人守候;车城大地,温情长存。十堰城区烟草人不仅是市场秩序的守护者,更是社区温度的传递者。在钢与火的城市肌理中,他们悄然织就了一张温情的网,让这座城,更有烟火气,更有归属感。(郭晓霞)

(责编:王郭骥、周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