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中高端人才加速回流武漢

2021年07月22日08:34 | 來源:湖北日報
小字號

在今年5月出爐的《2020年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榜單上,武漢人才吸引力指數位居第十一位,較2019年上升一位。

這份榜單,釋放出當前人才流動的一個重要趨勢:武漢、杭州、南京、蘇州、成都等大批“新一線”城市的人才加速崛起。中國的人才遷徙,正在城市梯度間,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

武漢的人才總量超過285萬。僅在高端人才領域,就擁有74位兩院院士,655名國家級重點領軍人才,690名省級專家,以及8000多名市級專家人才。

與人才同等重要的,是吸引人才。2017年,武漢人才流入“由負轉正”,並已連續4年成為人才淨流入城市。

押上全部身家歸零創業

他放棄深圳戶口成為“新武漢人”

都說五十知天命。

趙勇在他踏入51歲的2021年,做了一個“搏命”的決定:創業。

這個決定,令整個行業為之一震。因為他放棄的上一個職業身份,是TCL集團副總裁、武漢華星光電總經理。

作為中國顯示面板領域的頂級職業經理人,趙勇帶領武漢華星光電一萬多名員工,建起t3、t4兩大面板廠,為光谷崛起成為世界最大的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基地,立下汗馬功勞。

“歸零創業,是因為我國的顯示面板產業,現在總體上已是世界第一。為了這一天,我在顯示領域奮斗了26年。我想換個賽道,為我國半導體產業重新開始。”7月8日,在位於光谷佳園路的高科大廈孵化器見到趙勇時,他已搬入了新公司的過渡辦公室。

在這3天前,趙勇的武漢新創元半導體有限公司,正式拿到營業執照,注冊成立。

“新創元,倒過來念就是原創新,將來我們就要靠自主創新取得競爭優勢。”他說,他把這些年所有的股權、期權激勵都折了現,再加上積蓄,全投進去了。“這是我第一次創業,押上了全部身家。”

新公司瞄准方向為集成電路產業鏈中的IC載板,相當於芯片的“地基”。IC載板是集成電路封測環節的第一主料,我國在該領域的全球市場份額不到5%,隨著國家大力發展芯片產業,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獲悉趙勇創業,多個企業和城市,紛紛提出各種優惠政策和條件,爭奪趙勇。有的企業開出3倍年薪,請他掌舵﹔有的城市甚至提出,隻要他的項目落地,直接給上億資金支持。

但,趙勇卻低調地將戶口從深圳遷到武漢,買房安家,從此成為真正的“新武漢人”。

——為什麼是武漢?

在被問到影響他做出選擇的最關鍵因素時,趙勇脫口而出:“一是產業,二是人。”

他說,武漢是國家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產業規模全國領先。此外,IC載板的許多技術資源、設備供應商、材料供應商等,都與半導體芯片和顯示面板產業是相通的,在武漢有利於整合資源、產業協同。

為了服務趙勇團隊創業,光谷的招才、招商兩大部門,出動了4名專業對口領域的清華博士,其中2名博士還是局長。

武漢東湖高新區招才局局長余季生說,在人才的金字塔結構中,不同層級的人才所需要的支持是不同的。對大學生等年輕人才來說,城市的吸引力主要是就業空間、落戶便利度和房價等﹔對中高端人才而言,更看重的是個人發展空間,包括有競爭力的企業和產業平台、薪酬等。“而像趙勇這類頂尖人才,他們在意的,是這座城市能不能讓他們實現自我價值。”

入漢3年連設兩大總部

“千億企業享受什麼服務,訊飛就享受什麼服務”

人才流入,反映的是一個城市對人才“引得來”的能力。而人才淨流入,則是“留得住”的能力。

7月6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太子湖創新谷,搭滿腳手架的二期1號樓,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內外裝修。年底,這裡將成為人工智能領軍企業科大訊飛華中總部所在地。

1.2萬平方米、上下4層的獨立辦公區,拎包入住,5年免租。企業臨時辦公沒有場地,車谷人才創新港便騰出整層樓供科大訊飛過渡辦公,租金、水電一應俱免。

2017年,科大訊飛武漢總部落戶光谷。2020年,科大訊飛華中總部落子車谷。

是什麼吸引科大訊飛一再重倉武漢?

“人才和企業,是雙向奔赴的互相選擇。過去是大企業在哪裡,人才就跟到哪裡﹔現在是哪裡有人才,企業就跟到哪裡。”科大訊飛湖北公司總經理蔡晴直言,武漢豐沛的人才儲備,已是許多高科技企業的必爭之地。過去4年,武漢新經濟“第二總部”達80多家,形成了全國獨特的經濟現象,也為一線城市的人才回流,開辟了新的“生態雨林”。

2017年,科大訊飛武漢總部從200人起步,2019年達到1000人。今年底,“雙谷”兩大基地加起來,預計將超過2000人。

蔡晴介紹,光谷基地定位為全國除總部外最大的研發中心,車谷則布局華中總部、人工智能產業加速中心和華中人工智能研究院,兩邊錯位發展,相互促進。“未來5年,華中總部計劃達到3000人規模,研發中心規模也將持續擴大。”

“在這裡,千億企業享受什麼服務,訊飛就享受什麼服務!”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級調研員楊龍啟看來,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的到來,是車谷當前產業轉型的重要風向標。訊飛落戶后,已有多家高新技術企業落戶,並還將吸引更多人工智能團隊進駐。他們將給這座龐大的汽車之城,帶來全新的人才生態和創新生態。

連續4年人才淨流入背后

285萬人才將夢想托付給武漢

2020年,人才向武漢流入的前五大城市分別為北京、深圳、成都、西安和上海。

據智聯招聘預測,今年武漢約有32.7萬名大學應屆畢業生,其中62.1%有意向留在武漢發展,這一比例較去年增加19個百分點。

過去4年,武漢新增留漢大學生139萬人,其中落戶64.6萬人。“2017年,武漢提出用5年留下百萬大學生,但2019年就達到了109萬。”武漢市招才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全國人才淨流入的新一線城市中,杭州的人才吸引力主要得益於以電商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其薪酬在十大人才集聚城市中位列第四,甚至超過廣州。南京和重慶,也均得益於產業發展和人才政策的拉動。

武漢連續4年的人才淨流入,靠的是什麼?

“一是產業競爭力,二是人居成本,三是招才引智舉措和政策的持續發力。”該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光芯屏端網”等武漢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加碼,華為、華星光電等頭部企業扎堆,對中高端人才流入影響明顯。小米武漢總部的落戶,將武漢“第二總部”集聚推向了高潮,許多在漢“第二總部”企業員工,都是拿著一線城市的薪酬,回流武漢落戶安家。

作為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武漢擁有92所高校,130萬在校大學生,各類人才總量居全國第一方陣。

但一個城市的人才后勁有多大,歸根結底在於體制機制與改革創新的力度有多大。

武漢是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最早放開落戶限制、實施人才落戶“零門檻”的城市,戶籍制度改革被列為第一批全面創新改革經驗,向全國推廣。

“以前大學生非要有工作才能落戶,2017年提出脫鉤后,大學生落戶與就業不相干。”該局負責人稱,凡40歲以內、畢業不到5年的大學生,都能在武漢落戶。

武漢倡導的“大人才觀”,更打破部門條框和身份觀念,在全國首次採取聘任方式,面向高校和企業引入急需緊缺人才,擔任政府部門的副局長、公務員。

今年5月,借鑒深圳等地經驗,武漢人才集團揭牌﹔6月,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成立。戰鼓催征,如何更好運用市場化和專業化手段,打造“人才風口”城市,賦能城市發展,成為新時期的武漢命題。

“285萬人才,將他們的夢想托付給這座城市。這是他們的未來,也是武漢的未來。”(記者 李墨 嚴芳婷)

(責編:關喜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