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

【周觀察】湖北擰緊高標准農田“質量閥”

肖璐欣
2021年08月03日15:40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田成方、地連片、水循環、路相連的高標准農田。胡璕攝

湖北是農業大省,也是高標准農田建設的重點省份。7月28日-30日,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在湖北荊州舉辦高標准農田建設技術培訓班。此次培訓的目的,是大力推廣高標准農田建設先進實用技術,切實加強農田建設管理和技術服務體系隊伍建設。

田成方路成網 日子越來越好

在湖北省天門市黃潭鎮花台村,一條900米長、5米寬的排灌渠正在修建,今年9月底竣工后,該村800畝高標准農田將呈現出“田成方、路成網、樹成行、溝相連、渠相通”的美麗田園風光。

“過去地塊分散、高低不平、水利失修。”天門市黃潭鎮花台村村書記張明星感嘆,“高標准農田建設讓小田變大田,如今田地平整、水利設施配套齊全,旱能澆,澇能排,機械化種收,日子越來越好。”

整齊劃一的機耕道規范分布在每塊方形的田地裡,時鐘式噴灌圈伸開雙臂,近百個噴頭均勻噴水,沃土上的夏大豆如沐甘霖,茁壯成長,處處洋溢著現代農業的氣息。

張明星說:“項目建成后,我們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節約了生產成本,畝平可增收200元。”

近年來,湖北省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准農田3700萬畝,確保糧食、重要農產品任何時候都可以產得出、供得上,牢牢穩住糧食安全的基本盤,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合力共抓高標准農田升級

“道路不通,地塊分散,不是旱就是澇,看天播種、靠天收糧。”這是很多農田整治建設前的真實寫照。種糧戶寧可將責任田拋荒、閑置,也不願流轉收錢。如今,機耕道通到家門口、水泥渠修到田中央,拋荒地成了連片田、高產田、“噸糧田”,成為田野的希望、鄉村振興的抓手、“三農”的未來。

然而,回首湖北省高標准農田建設走過的路,並非平坦。市場原因導致高標准農田建設和農民種田積極性不高﹔農民對土地流轉認識不足﹔鄉村農田整治推進參差不齊﹔高標准農田建設發展經濟需求對接融合發展不夠﹔相關管理部門呈“五牛下田”之勢,難以形成合力。

湖北省轉變農業發展觀念,凝聚共識,緊緊圍繞千湖魚米之鄉、特色農產品大省做高標准農田建設文章。融合協作,發展提速,打造優勢農業產業。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一直是農民的期盼,在一個個高標准農田項目區,已然夢想成真。

公安縣章庄鋪鎮欣榮村村部,109位村民在鎮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的見証下,領到了第四季度在合作社打工的工資和各種獎補分紅,共計130多萬元。

試點示范作用立竿見影,農民眼見為實,主動參與高標准農田建設和土地整治流轉。初具規模的69個高標准“梧桐樹”,引來了市場主體,引來了生態農業,引來了蝦稻連作、生態果蔬等特色產業的“金鳳凰”。

高標准農田建設促成全省形成大農業田塊、大交通網絡、大水利格局、大產業模式“四大格局”。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大發展,讓種植戶無論是自己種植、增產增收,還是流轉土地、打工掙錢都得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

高標准嚴要求 擰緊質量閥

把好農田質量關,是擺在面前的嚴峻考驗。一個項目就是一份考卷,一個工地就是一個考場。為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出亮點、出精品、出成效,湖北各地始終把質量放在第一位,確保建一處、成一處、發揮效益一處。

當陽市建立項目監管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當陽市高標准農田建設信息監管平台”,調整充實平台內涵,依托項目平台,做實項目工程工序報批審批流程,充分發揮平台“千裡眼、順風耳”的推進作用。

襄陽市襄州區最值得稱道,健全多元投入、獎勵激勵、運行管護、日常監督機制,讓農田標准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相銜接,高效率推進項目發展落地,為全省高標准農田建設做好“探路人”。

湖北已初步建成20余萬畝“生態好、農田美、產品優、農民富”的綠色生態農田,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業綠色供給、休閑體驗、生態服務等多功能目標,為確保糧食穩產增產提供了硬支撐。

農田,在一系列“整容級”的高標准綠色農田項目改造下驚艷換新顏。“巴掌”連成片,高效高質高產、宜業宜居宜游,綠色生態田園呼之欲出。

(責編:關喜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周觀察】湖北擰緊高標准農田“質量閥”
  田成方、地連片、水循環、路相連的高標准農田。胡璕攝 湖北是農業大省,也是高標准農田建設的重點省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