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蔡甸區:打贏戰疫、戰洪、戰貧和疫后重振四場硬仗

人民網武漢12月17日電 12月16日上午,武漢市蔡甸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中法論壇永久會址開幕,代區長余從斌代表蔡甸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說,過去五年,是極其艱難、極不平凡、極為難忘的五年。五年來勠力同心、砥礪奮進,全力打贏戰疫、戰洪、戰貧和疫后重振四場硬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良好開局,用實際成效詮釋了蔡甸行動、蔡甸擔當、蔡甸作為。
五年來,堅持穩增長、調結構,綜合實力持續增強。預計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00億元。市場主體達7.63萬戶,企業主體達1.86萬戶,較2016年分別增長216%、138%。“四上”企業淨增225家,高新技術企業淨增率全市第一。實施億元以上重大項目405個,預計完成投資1708億元。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服務業佔比由30%提高到4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27.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完成693億元。創建花博匯、金龍水寨、九真山3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旅游綜合收入近100億元。金融機構存量、增量存貸比均創歷史新高。連續8年榮獲省級“科技創新先進區”,2020年榮獲全省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突出貢獻市縣稱號。
五年來,堅持筑平台、增后勁,發展勢能持續釋放。中法生態城總體規劃、控制性詳規、專項規劃全面獲批,全域拆遷還建、全域基礎設施建設、全域生態治理、全域產業導入加快推進,累計完成征地1.91萬畝、拆遷190萬方,固定資產投資468億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575億元,城市框架逐漸清晰。蔡甸經濟開發區產城融合步伐加快,入駐企業2913家,中德國際產業園、日資先進制造業集聚區、中電光谷數字產業園等園區集聚成勢,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27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超800億元、工業投資超500億元。鄉村振興縱深推進,嵩陽大道鄉村振興示范帶、漢江沿線精致農業示范帶和318國道三產融合示范帶成效明顯。建成侏儒山街五公片區等高標准農田10.7萬畝,糧食播種面積保持穩定。玉賢國家園藝小鎮等6個特色生態小鎮初具規模,建成市級美麗鄉村113個。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獲評湖北省村庄清潔行動先進單位和湖北省“廁所革命”工作突出單位。成功創建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中國特色農產品(蔡甸蓮藕)優勢區,獲評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區、第五屆湖北省環境保護政府獎,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經驗獲評全國典型案例。
五年來,堅持抓改革、促創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4項國家級、8項省級改革試點項目有序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改革試點成效顯著。國企改革縱深推進,區屬5家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實現翻番。“高效辦成一件事”全面推進,區級綜合行政審批改革和“四辦改革”走在全市前列,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獲評“湖北省2020年營商環境評價先進區”。新增省市上市后備金種子、銀種子企業17家,新三板挂牌企業3家。“蔡甸英才”等人才聚集工程持續推進,年均吸引大學生來區就業5000人以上,引進各類領軍人才22人。對外合作成果豐碩,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29個、外資企業42家,牧野機床、優尼沖壓、日本電裝等日資項目集聚發展,實際到位資金年均超5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對外出口額分別年均增長15.8%、12.8%。
五年來,堅持夯基礎、強功能,城市品質持續提升。《蔡甸區分區規劃》等重點規劃編制完成,全區國土空間發展格局基本形成,規劃體系基本建立。老漢陽一中舊改總體完成,柏林地鐵小鎮、城南片區建設全面啟動,主城建成區面積成倍增長。地鐵蔡甸線開通運營,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全面完成,318國道改擴建工程全面完工,嵩陽大道、永桐公路、琴川大道西段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建成通車,公路總裡程達2591公裡,獲評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區)。蔡甸新水廠一期建成投用,行政村自來水普及率達100%。新建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40公裡。城關污水處理廠擴建投入使用,城市污水管網完善率近90%,規劃保留村灣生活污水治理實現全覆蓋。洪北堤除險加固、謝八家泵站等重點水利工程全面完工,8.4平方公裡海綿城市全面建成。新增公共停車泊位5424個、充電樁4172個,5G信號實現城區全覆蓋。新改建城鄉公廁1461座,垃圾分類工作名列全市前茅,城市綜合管理水平保持新城區前列。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階段性整改如期完成。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節能減排階段任務全面完成。10個劣Ⅴ類湖泊徹底消除,地表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長江流域十年禁捕扎實推進。修復破損山體22座,新增、修復林地面積3.2萬畝。110公裡后官湖環湖綠道全面貫通,4條沿山綠道全面建成。沉湖國際重要濕地、后官湖國家濕地公園成為靚麗名片,在全市率先獲評省級生態區。
五年來,堅持惠民生、兜底線,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全區46個貧困村和4488戶1173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出列。城鎮新增就業5.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萬人,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基本全覆蓋,職工社保年均淨增參保1萬人次以上。區社會福利院異地新建投用。實施還建項目27個,交付房屋17727套,籌集租賃住房9500套,殘疾人居家無障礙改造2928戶,群眾住房條件逐步改善。51個社區應急服務站建成投用。“全面改薄”79所學校。新改擴建中小學及幼兒園25所,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逐年提高,職業教育規模和水平不斷提升。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完善,群眾就醫條件顯著提升。索河、桐湖、消泗等3個街道鄉獲評“國家衛生鄉鎮”。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村級全覆蓋,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順利實施。文旅惠民持續推進,實現蔡甸人免費游蔡甸。高水平舉辦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射擊射箭賽事、承辦武漢市第十屆運動會,后官湖半程馬拉鬆、“蓮花獎”知音文化藝術節等活動品牌效應不斷擴大。“平安蔡甸”建設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圓滿收官,綜合治理、信訪穩定、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進一步加強,社會大局總體平安穩定。
五年來,堅持轉作風、提效能,政府建設持續加強。堅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政府系統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干事創業精氣神進一步提振。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高質量辦理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建議案、提案。順利完成“七五”普法。政府機構改革和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全面實施,政府職能加快轉變。縱深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整改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政府執行力和治理效能持續增強,政治生態持續向好。
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市蔡甸區僅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疫情防控決定性成果,在全市實現“六個較早”,全力服務保障火神山醫院和駐區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為打贏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作出了積極貢獻。面對國內外疫情反復,堅持“四傘並舉、常急兼備”,以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應對錯綜復雜的防控形勢,實現了連續20個月“零新增”。面對梅雨期降雨量、通順河水位均超歷史的特大洪水,科學防汛、精准調度,實現了江河安瀾、人民安居。在一場場大戰大考中,全區人民展現出的抗疫抗洪精神,必將激勵全區人民煥發激情和斗志,努力建設蔡甸更加美好的未來!(孫克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