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手拉手 民族團結心連心
——國網湖北電力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

“大雪那個紛飛吶下不停啰,我們電力人哪忙得那個很啰﹔為了百姓噻用好電啰,再苦再累我們往前行啰喂……”
12月26日,鄂西地區普降中到大雪。一大早,嘹亮土家山歌穿透風雪,國網湖北電力(林麗)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劈開雪路,踏碎瓊枝,背著背簍來到咸豐縣高樂山鎮梅子坪村二組,對該小組土家族吊腳樓木質房屋室內用電線路進行改造。
國網湖北電力(林麗)共產黨員服務隊冒雪踏過“甩甩橋”去整改線路。李伶俐攝
國網湖北電力(林麗)共產黨員服務隊冒雪進山為村民實施室內電力線路整改。張家廣攝
梅子坪村世居漢、土、苗等多個民族,其中土家族佔總人口的90%,木屋連片吊腳樓是當地少數民族的傳統建筑,目前該村有木屋住戶235戶,室內用電線路多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安裝,老化嚴重,安全隱患突出。
“我們這個木房子一起火就不得了,挨到的十幾戶都要遭殃。並且年輕勞動力大部分外出務工,在家的以孤寡老人、留守婦女和兒童、殘障人群為主,防范意識不足。2019年就曾發生村民木房失火燒毀、險些波及周邊住戶的情況!”全國勞模、國網咸豐縣供電公司網格員林麗深感安全隱患嚴重,於是提出了對連片木房室內線路實施整改的建議。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始終牢牢把握新時代民族工作“九個堅持”和“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工作主題,將為民辦實事、助力鄉村振興與促進民族團結工作有效銜接。為切實幫助土家族百姓解決安全隱患,確保少數民族群眾安全可靠用電,該公司將梅子坪村二組木屋室內線路改造項目列入2020年對外捐贈項目,捐資金額為38萬元。
拆舊、裝新、布線……施工人員熟練地為村民們整改好線路,並貼心地幫助他們挂上紅燈籠,貼上對聯和“福”字。
國網湖北電力(林麗)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葉富正在整改室內電線。李伶俐攝
“屋裡亮堂堂,身上暖洋洋。電線整好了,睡覺都踏實。”梅子坪村村民73歲的楊志元介紹,他家木屋面積約200平米,正常情況下整改室內電氣線路需要1萬余元,現在供電公司幫助解決了設計和材料費用,他僅需承擔8元/平米的工時費。
“不僅省錢還省心,‘林妹兒’(林麗)還貼心地幫我們設計了雙控開關,大冷天再也不用爬起來摸黑開燈了。”楊志元笑得合不攏嘴。
“通過這次的改造項目既可以解決農民用電安全隱患,又能夠傳承土家族民俗文化,為打造特色美麗鄉村引入民族團結的活水,可謂一舉多得。”國網咸豐縣供電公司總經理向家國說。
國網湖北電力(林麗)共產黨員服務隊員在檢查整改后的室內電力線路。張家廣攝
凝聚鄉村振興“向心力”,繪就民族團結“同心圓”。多年來,國網湖北電力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的指示要求,把民族團結工作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全力服務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各族群眾生活改善,在服務人民美好生活中抓民族團結進步,架起了黨聯系各族群眾的電力連心橋。
該公司積極開展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努力提升農村地區供電水平。2015年以來,湖北全省累計完成農網投資648億元,截至2020年底,農網“兩率一戶”(綜合電壓合格率、供電可靠率和居民戶均配變容量)分別達到99.823%、99.838%、2.38千伏安/戶,為農村發展、鄉村振興注入了綠色動能。
“以前電壓不穩的時候,想要加工苞谷,得大半夜爬起來,爬上山頂遠遠地眺望整個村庄,一直等到最后一戶燈熄了、沒有一點聲音了,才可以回家開機器。”71歲的梅子坪村村民李坤德表示,“現在電壓穩定了,用電不卡口了,電好用多了!想咋用就咋用,想啥時候用就啥時候用。”
80歲的土家族老人劉遠由在自家室內電線整改完后,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張家廣攝
國網湖北電力大力實施國網賦能鄉村工程·文化育農行動——“同心圓”公益項目,因地制宜助力鄉村振興。通過捐贈項目撬動地方政府、民營企業、致富能人等資源,以異地搬遷工程為契機,修繕農民舊居,發展民宿旅游﹔聯合村集體、種植達人、自強紅人等,成立合作社,並借助國網電商平台,實現農產品產、供、銷一條龍。2019年以來,該公司系統食堂、工會、員工直接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共2551萬元,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1.18億元,有效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
召開院壩會,宣傳木屋室內線路整改政策和標准。張家廣攝
夜幕降臨,大雪過后的梅子坪村銀裝素裹,挂滿金黃苞谷的木屋紅牆在玉樹瓊枝間若隱若現,村民們升起火盆,開起“院壩會”,共同討論線路改造前景,其樂融融。一幅產業興旺、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宜居的民族團結畫卷正徐徐展開。(文/易少偉 圖/張家廣 李伶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