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武漢市紫陽街道:高效辦成一件事 優政務助營商

2021年12月29日11:46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今年以來,武漢市武昌區紫陽街道以“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為總目標,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導向,全力做好“店小二”,多措並舉,通過不斷提升窗口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體驗,助力營造更優的營商環境。

政務中心工作人員向個體商戶講解政策

進一門辦所有事,賓至如歸優體驗

現如今,低保、老齡、衛健局、社保、就業、住房、工商和稅務等部門都在紫陽街道行政事務服務中心設置了便民服務窗口,此外還有專門針對老年人和殘疾人綠色通道、“楚才卡”服務窗口、“一事聯辦”窗口,以“一網、一門、一次”為目標積極落實便民利企各項措施,讓群眾在服務中得實惠、享便利。截至今年12月,政務大廳共受理業務58901件,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100%。

為方便群眾辦事,改善政務服務體驗,服務中心還推出了免費茶水、復印、WIFI上網、三種度數的老花鏡和充電寶加油站等多項免費便民服務,讓群眾切實體會到輕鬆等待、辦事無憂的便利。在寬敞、明亮的服務大廳,報刊雜志閱覽架、政策宣傳欄也是群眾駐足的“熱點”,“歇歇腳”“喝口水”這些便民化服務為辦事群眾,乃至過路快遞小哥、環衛工人提供了一道愜意的風景。

臨時文件夾+幫代辦,為民著想初心踐

3月16日,家住武昌區水陸小區的黃爹爹來到行政事務服務中心,領取辦理好的老年証,臨走前向工作人員連聲道謝:“這個証件對我來說很重要,交給你們代辦,我很放心。”

兩個月前,黃爹爹到中心申請辦理老年証,卻因年齡不夠,當天無法辦理。根據2021年武漢市老年証的辦理政策,年滿60周歲可按居民身份証上的出生月份提前兩個月登記辦理老年証。“我這年齡還差2個月,但近期我得回老家過年,這可怎麼是好呀?”老人焦急萬分。負責辦理老年証的工作人員安撫爹爹情緒,並拿出一本“臨時文件夾”做記錄:“您別著急,我把您的辦事信息和身份証照片先存起來,等到您的年齡符合辦理政策,我們幫您代辦,不用您再跑路。”

8月13日,劉女士冒雨跑進服務中心大廳,准備為住在養老院的父親代辦退休年審,得知櫃面辦理退休年審原則上隻針對本人,劉女士有些犯難。

經工作人員詢問得知,劉女士家住漢口,今天是專程到武昌為父親代辦“年審”,恰遇8月疫情防控養老院採取封閉式管理,老人不便外出又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也不相信手機支付寶年審,非要看到退休証上的印章才行,劉女士這才找到服務中心咨詢。

年審不能“代辦”,但可以上門“幫辦”。工作人員了解原委后當即帶著登記表和印章跟隨劉女士冒雨來到劉爹爹所住的養老院,在做好防疫措施后,隔著鐵門為劉爹爹現場辦理退休年審手續。老人看著蓋在退休証上的大紅印章,豎起大拇指:“辛苦你們冒這麼大的雨跑一趟,看到印章我就放心了,上門服務真周到!”

中心工作人員冒雨上門年審

紫陽街道是武昌典型的老舊城區,老年人多,為方便老人辦事,讓他們少跑路,街道政務服務中心自2019年起以“臨時文件夾”的方式,將群眾辦事需求和信息及時“一事一檔”錄入電腦內的“文件夾”,並對預約事項編號登記,跟進過程中逐一將經辦人員、辦事群眾、辦理事項、聯系電話、處理時間、辦理結果等信息登記在冊,有效解決了像黃爹爹類似的預約事項,對“臨時文件夾”中記錄的每一件待辦事項實行“銷號”處理,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不僅如此,服務中心還專門制作了上門服務聯系卡,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退休年審、老年優待証、高齡津貼、公租房等上門服務。僅今年以來服務中心在社區網格員的協助下共為轄區居民提供包含老年証代辦、臨時救助、公租房申請等幫代辦服務370余件,在辦好每一件群眾“天大的小事”中踐初心使命。

上門入戶馬路邊,花樣宣講能效現

“我們舉家搬遷落戶武漢,剛剛立足就能享受這麼好的政策,真是太意外了。”武昌區紫陽街道陸羽茶都茶葉店的劉先生近期在街道行政事務服務中心成功辦理“4050”業務。

9月初,紫陽街道行政事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聯合歌笛湖社區網格員到轄區陸羽茶都向個體經營戶宣傳勞動保障、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等針對性政策並發放一次性告知書。剛好碰上即將年滿55歲的劉先生,他早就聽說武漢有個“4050”政策,由於店鋪太忙,一直沒時間詳細咨詢辦理,沒想到“送政策就上了門”,在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下,劉先生迅速全面地了解了申報流程和時間節點,申辦水到渠成。

工作人員現場向居民講解支付寶退休年審操作方式

9月13日,服務中心在大廳門前水陸街馬路邊開展“政務窗口小 服務無限大”政策宣傳活動,先后吸引周邊近200居民駐足詢問或辦理事項。活動現場,身穿紅色志願者背心、介紹起低收入家庭申請學費救助政策信手拈來的王師傅尤為顯眼,“低收入家庭憑學費發票、錄取通知書就可以辦理學費救助,補貼有好幾千塊錢。”

原來,王師傅的女兒讀高三那年,他在服務中心申辦“4050”,工作人員了解他的家庭狀況后,主動宣傳低收入家庭學費救助政策,女兒一上大學王師傅熟門熟路地辦理了大學生的學費救助,一解全家燃眉之急。這次聽說服務中心要開展政策宣傳活動,王師傅主動報名參加,要以“現身說法”讓好政策惠及更多的轄區有需要的家庭。

志願者王師傅現場講解學費救助相關政策

隻說Yes不說No,全力為你解煩念

堅持“隻說 Yes 不說 No”的服務機制,提升了政務服務質量和便民利民水平,讓更多市民享受“一站式”服務,力爭實現進一個門辦所有事。

7月底家住武昌南湖的李婆婆剛辦理退休后到紫陽街道行政事務服務中心申領城鎮獨生子女年老父母計劃生育一次性獎勵(俗稱“3500”)。工作人員在核對申報資料時,發現缺少退休養老待遇核定表,一般這個表應在辦理退休核定時發放,但李婆婆對於是否領取過這個表完全回憶不起來,更著急的表示:自己身體不好,住得遠,孩子在外地,來回一趟很麻煩,還不知道這份資料能不能找到。

工作人員一邊安撫其情緒,一邊想法“補救”:陪同李婆婆通過大廳自助機打印社保憑証,作為退休養老待遇核定表的替代資料。轉眼間“3500”申辦完成,李婆婆轉急為喜,拉著工作人員的手連聲感謝“多虧有你們,這麼熱的天,免去了我來回跑路!”

窗口工作人員為胡爹爹辦理養老保險年審

無獨有偶,11月24日戶籍咸寧市嘉魚縣的胡爹爹向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求助:“我想辦理居民養老退休年審,但之前是在老家辦的待遇領取手續,這個年紀不想來回折騰,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幫忙?”工作人員先后嘗試通過“湖北12333”小程序、支付寶等年審方式核實資料,但均無法查詢到相關信息,爹爹頓時心焦不已。

“常規程序辦不了,還有沒其他辦法?”工作人員急中生智,突然想到可以嘗試在“湖北省生物特征識別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人工認証,終於成功獲取居民養老退休年審入口,幫胡爹爹完成異地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資格年審。

居民申請的事項辦妥,但主動服務意識讓工作人員改變“被動”局面——通過交談得知胡爹爹長住武漢,但因不了解相關政策,每年都要回老家辦理新農合手續,看病報銷十分不便。工作人員隨即介紹了武漢市居民醫保相關政策,並與老人的子女取得聯系,在征得胡爹爹及其家人認可下,為老人辦理了城鄉居民醫保流動手續,將老家的新農合轉為武漢市居民醫保並成功繳費。隨后,又考慮到出行方便,在為胡爹爹介紹政策並得到肯定答復后,又為其申領了武漢市老年証,老人隻需收到短信提醒后,就可攜帶身份証在中心領取具有乘車功能的老年証。“沒想到我就是試著咨詢一件事,你們竟然給我辦好所有事!”胡爹爹為工作人員周到主動的服務點贊。

政務中心工作人員提供政策咨詢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營商環境、處處都是營商環境。”,紫陽街道行政事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實行“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時辦結”,切實解決“一件事”辦理的堵點、難點,實現更高水平的“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加快推進“一網通辦”“一事聯辦”,促進政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全面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的便利度、獲得感,做優化營商環境的實踐者、推動者、促進者。(文/圖 紫宣)                                                                                                                                                                                                                                                                                                      

(責編:張雋、榮先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武漢市紫陽街道:高效辦成一件事 優政務助營商
  今年以來,武漢市武昌區紫陽街道以“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為總目標,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導向,全力做好“店小二”,多措並舉,通過不斷提升窗口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體驗,助力營造更優的營商環境。 政務中心工作人員向個體商戶講解政策 進一門辦所有事,賓至如歸優體驗 現如今,低保、老齡、衛健局、社保、就業、住房、工商和稅務等部門都在紫陽街道行政事務服務中心設置了便民服務窗口,此外還有專門針對老年人和殘疾人綠色通道、“楚才卡”服務窗口、“一事聯辦”窗口,以“一網、一門、一次”為目標積極落實便民利企各項措施,讓群眾在服務中得實惠、享便利。…
返回頂部